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史上最强崇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周皇后带着宫里面的袁贵妃站在崇祯皇帝身边,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个弧度,确实,这才是一国之母的感觉。
虽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周皇后要在交泰殿接受妃嫔们的朝贺,但人数毕竟太少,感觉和现在却又不在一个档次上。
看着衣甲鲜明的数万将士经过自己眼前看向城楼,喊着皇帝万岁的时候,周皇后心里倒是有些紧张起来了,毕竟她虽然是大明朝的皇后,但以前却从未真正知道这等盛会的感觉。
这阅兵大典虽然粗糙,大部分仪式都是后世和以前永乐大典东拼西凑出来的,但是数万人奔腾在一个广场上,还是让人心头震撼不已。
不多时,前面的京团各营、禁军各营以及神武军兵士走过之后,最后一个方列来到众人眼前。
这个方列有些奇怪,不是在前方的战斗人员,兵士们身上穿着轻便的盔甲,腰间挂着短小的佩剑,手里拿的都是一杆杆火铳,后面兵士则拉着各式各样的火炮。
其中有戚家军主用的虎蹲炮,也有各式各样的小型铜炮铁炮,除此之外,最吸引人注目的还是后面那十四门重型红夷大炮,这便是后来鞑清称之为“红衣大炮”的当世最强巨炮。
实际上,建奴是在拿下沈阳以后让匠户根据战场上缴获大炮仿制,据说建奴自吹自擂,那边已经有了六十门自制的红夷大炮,威力比起现在北京的这十门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崇祯皇帝眼中,这话就是在放屁。
首先,那些辽东的匠户虽然也不错,但都是自己玩剩下打发过去的,手艺、技术与中原还有南方的匠户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红夷大炮向来都不是专门称呼此类炮,崇祯三年的时候,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将此炮定名为“神威大将军炮。
其实当时大明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统一称为红夷大炮,因为这样叫特色鲜明,傻子都能从名字上听出来这些炮是西方进口过来的,也免得再过多解释。
各部院官员根据一些风水之类的迷信想法,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鞑清根据这点,便是让投降的汉奸们将此炮讹传为“红衣”,就此成了他们自己的红衣大炮。
鞑清对“夷”字有所避讳,怕因此触怒了洋人,因此改称红衣,但大明根本没有这种忌讳,因为在西方人眼中,大明和鞑清有本质上的区别。
从西方传教士和所谓使团的态度就能看见,欧洲那边对大明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哪敢有对待鞑清那种鄙视和看低的感觉。
有些西方小国以宗主国称呼大明,因为欧洲那边儿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儿,意义上就和同盟差不多。
连英国、葡萄牙等一些实力颇为强悍的国家,那都是把大明放在同等地位上对待,信中也是把大明的天子以皇帝相称。
对洋毛子来说,明朝人的农业让他们羡慕嫉妒恨,两者一比,他们自己倒像是从农村走入大城市的土包子一样了。
距现在最近而且东西方都觉得比较权威的西方文化人兼传教士利玛窦,他是这样评价大明的:
“明朝远比欧洲富裕。”
上面那还是刚来到大明的时候,去广东一趟以后,结果这货的话变成了这样:“广东就是放大版的威尼斯,美丽富饶且交通方便,整个大明朝看起来就像一个大花园,宁静而安详。”
要是你觉得一个人说的话有被收买的嫌疑,那看看当时其他人的看法就能知道所言不虚。
一个普通的欧洲传教士曾德昭则发现,明朝农民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这些农民对生活非常积极。
来凑热闹打酱油的西班牙商人拉达也同意这个观点,大力盛赞明朝的农业:“明朝拥有着先进的农具,高产量的农作物。”
那明朝这个大花园接手给鞑清之后,洋毛子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曾经出使过鞑清的英国外交官巴罗是这样说的:“康乾盛世时代的清朝农村,简直就是极端的贫穷和无助的困苦。”
最... -->>
周皇后带着宫里面的袁贵妃站在崇祯皇帝身边,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个弧度,确实,这才是一国之母的感觉。
虽然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周皇后要在交泰殿接受妃嫔们的朝贺,但人数毕竟太少,感觉和现在却又不在一个档次上。
看着衣甲鲜明的数万将士经过自己眼前看向城楼,喊着皇帝万岁的时候,周皇后心里倒是有些紧张起来了,毕竟她虽然是大明朝的皇后,但以前却从未真正知道这等盛会的感觉。
这阅兵大典虽然粗糙,大部分仪式都是后世和以前永乐大典东拼西凑出来的,但是数万人奔腾在一个广场上,还是让人心头震撼不已。
不多时,前面的京团各营、禁军各营以及神武军兵士走过之后,最后一个方列来到众人眼前。
这个方列有些奇怪,不是在前方的战斗人员,兵士们身上穿着轻便的盔甲,腰间挂着短小的佩剑,手里拿的都是一杆杆火铳,后面兵士则拉着各式各样的火炮。
其中有戚家军主用的虎蹲炮,也有各式各样的小型铜炮铁炮,除此之外,最吸引人注目的还是后面那十四门重型红夷大炮,这便是后来鞑清称之为“红衣大炮”的当世最强巨炮。
实际上,建奴是在拿下沈阳以后让匠户根据战场上缴获大炮仿制,据说建奴自吹自擂,那边已经有了六十门自制的红夷大炮,威力比起现在北京的这十门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崇祯皇帝眼中,这话就是在放屁。
首先,那些辽东的匠户虽然也不错,但都是自己玩剩下打发过去的,手艺、技术与中原还有南方的匠户根本就不在一个等级上。
红夷大炮向来都不是专门称呼此类炮,崇祯三年的时候,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将此炮定名为“神威大将军炮。
其实当时大明将所有从西方进口的前装滑膛加农炮都统一称为红夷大炮,因为这样叫特色鲜明,傻子都能从名字上听出来这些炮是西方进口过来的,也免得再过多解释。
各部院官员根据一些风水之类的迷信想法,往往在这些巨炮上盖以红布,鞑清根据这点,便是让投降的汉奸们将此炮讹传为“红衣”,就此成了他们自己的红衣大炮。
鞑清对“夷”字有所避讳,怕因此触怒了洋人,因此改称红衣,但大明根本没有这种忌讳,因为在西方人眼中,大明和鞑清有本质上的区别。
从西方传教士和所谓使团的态度就能看见,欧洲那边对大明从来都是毕恭毕敬,哪敢有对待鞑清那种鄙视和看低的感觉。
有些西方小国以宗主国称呼大明,因为欧洲那边儿这种东西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儿,意义上就和同盟差不多。
连英国、葡萄牙等一些实力颇为强悍的国家,那都是把大明放在同等地位上对待,信中也是把大明的天子以皇帝相称。
对洋毛子来说,明朝人的农业让他们羡慕嫉妒恨,两者一比,他们自己倒像是从农村走入大城市的土包子一样了。
距现在最近而且东西方都觉得比较权威的西方文化人兼传教士利玛窦,他是这样评价大明的:
“明朝远比欧洲富裕。”
上面那还是刚来到大明的时候,去广东一趟以后,结果这货的话变成了这样:“广东就是放大版的威尼斯,美丽富饶且交通方便,整个大明朝看起来就像一个大花园,宁静而安详。”
要是你觉得一个人说的话有被收买的嫌疑,那看看当时其他人的看法就能知道所言不虚。
一个普通的欧洲传教士曾德昭则发现,明朝农民的身体素质非常好,这些农民对生活非常积极。
来凑热闹打酱油的西班牙商人拉达也同意这个观点,大力盛赞明朝的农业:“明朝拥有着先进的农具,高产量的农作物。”
那明朝这个大花园接手给鞑清之后,洋毛子又是怎么评价的呢?
曾经出使过鞑清的英国外交官巴罗是这样说的:“康乾盛世时代的清朝农村,简直就是极端的贫穷和无助的困苦。”
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