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回到明朝当暴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祯皇帝问道:“王叔祖可都准备妥当了?流民的招募,还有官员,军队,这些都准备妥当了?”
朱聿键闻言,躬身道:“启奏陛下,现在还没有准备招募人手。但是臣已经准备好了银子,只要确定了往哪儿置换,臣便立即去招募人手。臣听闻陕西那边儿受了旱灾,臣便去陕西招募,到时候由厂卫监督,也算是微臣为朝廷分忧?”
崇祯皇帝唔了一声,便接着道:“王叔祖想的简单了。”
朱聿键问道:“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眼见转移话题成功,便接着忽悠道:“一国之中,需要有丞相,需要有各部官员,还需要有各郡各县的官员,更需要有军队。这些都没有准备,王叔祖如何去海外建国?
一如我大明开国之明,乃是与蒙元不断的战争才打下了这偌大的疆土,朕也算是带过兵的,知道军伍之事不易,王叔祖可曾带过兵?
旁的不说,光是粮草,战功统计,赏赐,便足以令人头痛。”
朱聿键心道,这些玩意儿麻烦老子也知道,但是知道也得去干啊,总好过在大明被当成猪一样圈养。只要到了海外,一言兴绝继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吧?要不然咋那么多人想要当皇帝呢。
心中虽然着急封地的事儿,但是朱聿键却也不是一个真正的蠢材,当下便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沉吟一番后便接着道:“王叔祖预计招募多少流民?”
一句话却是将朱聿键给问住了。若是直接说老子打算招募个百八十万的流民,这皇帝会不会以为老子想要造反?若是招募个十万八万的,那还有个球的意思?
崇祯皇帝见朱聿键面露为难之色,心中大概也猜到了是为什么为难,便淡淡地道:“朕前番有言在先,王叔祖能招募多少便招募多少,朕绝不阻拦。再者,陕西一地受灾民众何止十万,王叔祖招募的越多,朝廷赈济灾民的压力便越小,因此,王叔祖倒也不必担心朕会猜忌于你。
再者说,我大明藩王占据了大明之外所有的土地,朕才高兴。到时候不管怎么乱,那也算是肉烂在了锅里,左右都是我汉人自己的事儿,只要不是如同建奴一般便好。”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说,朱聿键却是先放下了一部分的心。这也算是崇祯皇帝向自己交了个底,自己心好心中有数。
沉吟一番后,朱聿键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欲招募十万或者二十万流民。”
崇祯嗯了一声,接着问道:“便先以十万流民为数,若是要管理这十万流民,其所需官员几何?兵丁几何?教导这些流民之子和当地土人之子说汉活写汉字,又需要多少教授?从大明前往封地,又需要多少粮草?”
一番话将朱聿键给问住了。
朱聿键觉得自己有钱,这是事实,唐王一系这么多年的积累,说没钱才是笑话。
可是有钱不代表能搞定一切,首先这个官员就是最大的问题,有多少当官的愿意放弃大明的花花世界,跟着跑去海外建国?纵然是有从龙之功的诱惑,可是求变不如求稳,再加上故土难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难道真个从流民里边儿和那些不得志的书生里边儿挑选官员?别的不说,这些读书人是什么德性,朱聿键纵然不是十分清楚,也能猜到个八九分。
见朱聿键面色更加的为难,崇祯皇帝才笑道:“毕竟万事开头难。王叔祖乃是第一个请求移封的藩王,前面并无先例可循,因此才麻烦了些。
但是朕也不是那不近人情的。这样儿吧,朕现在便传诏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与王叔祖一同商议,如何?”
朱聿键闻言大喜,看起来自己做出来的决定果然是对的。
不管是前边儿自己散了部分家财想要带兵勤王,还是第一个带头赞同皇帝的置换封地的政策,都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现在看自己可能吃点儿亏,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好事儿,绝对的。依着当今皇帝的性子,以后还能少得了自己这么忠心的藩王的好处?
心下大定的朱聿键赶忙躬身道:“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见朱聿键这般的知情识趣,崇祯皇帝也表态道:“王叔祖放心,朕不会亏了自家人的。”
说完,也不等朱聿键再谢恩,崇祯皇帝直接吩咐王承恩道:“传,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施凤来,户部尚书郭允厚,吏部尚书房壮丽,兵部尚书崔呈秀,还有锦衣卫提督许显纯,东厂提督曹化淳,入宫来见朕。”
王承恩记下后,赶忙躬身应是。
等到几人入宫之后,一见唐王世孙朱聿键也在皇帝这里,再加上传召的自己这些人,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估计是和皇帝之前便说过的给藩王置换封地一事有关。
果然,等几人先后给崇祯皇帝和唐王世孙朱聿键见礼过后,就听崇祯皇帝开口道:“朕前番便说过许大明藩王海外建国之事,如今召各位爱卿前来,便是要商议此事。”
温体仁身为首辅,当选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道:“朕欲许唐王招募流民去往海外建国,然则陕西一地及其他地方的受灾百姓有多少?有多少人愿意跟着去?到时候又需要多少兵丁?多少官员?
再刚,无论哪位藩王的封地,不论是跟着过去的大明百姓,还是当地的土人,皆需要说汉话,写汉字,到时候又需要多少教授孩童的先生?
诸事烦杂,朕欲与众位爱卿一起商议一番。”
温体仁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招募流民,并非易事。”
崇祯心下却是暗骂一句卧槽尼玛,不是说大明朝晚期的时候有的是流民么?怎么还不好招募了?跟着唐王世孙朱聿键,怎么着也能吃饱饭吧?
见崇祯皇帝望着自己却不开口说话,温体仁便接着道:“此中缘由,还是在于陛下。”
祯皇帝问道:“王叔祖可都准备妥当了?流民的招募,还有官员,军队,这些都准备妥当了?”
朱聿键闻言,躬身道:“启奏陛下,现在还没有准备招募人手。但是臣已经准备好了银子,只要确定了往哪儿置换,臣便立即去招募人手。臣听闻陕西那边儿受了旱灾,臣便去陕西招募,到时候由厂卫监督,也算是微臣为朝廷分忧?”
崇祯皇帝唔了一声,便接着道:“王叔祖想的简单了。”
朱聿键问道:“请陛下示下。”
崇祯皇帝眼见转移话题成功,便接着忽悠道:“一国之中,需要有丞相,需要有各部官员,还需要有各郡各县的官员,更需要有军队。这些都没有准备,王叔祖如何去海外建国?
一如我大明开国之明,乃是与蒙元不断的战争才打下了这偌大的疆土,朕也算是带过兵的,知道军伍之事不易,王叔祖可曾带过兵?
旁的不说,光是粮草,战功统计,赏赐,便足以令人头痛。”
朱聿键心道,这些玩意儿麻烦老子也知道,但是知道也得去干啊,总好过在大明被当成猪一样圈养。只要到了海外,一言兴绝继的感觉简直不要太爽吧?要不然咋那么多人想要当皇帝呢。
心中虽然着急封地的事儿,但是朱聿键却也不是一个真正的蠢材,当下便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沉吟一番后便接着道:“王叔祖预计招募多少流民?”
一句话却是将朱聿键给问住了。若是直接说老子打算招募个百八十万的流民,这皇帝会不会以为老子想要造反?若是招募个十万八万的,那还有个球的意思?
崇祯皇帝见朱聿键面露为难之色,心中大概也猜到了是为什么为难,便淡淡地道:“朕前番有言在先,王叔祖能招募多少便招募多少,朕绝不阻拦。再者,陕西一地受灾民众何止十万,王叔祖招募的越多,朝廷赈济灾民的压力便越小,因此,王叔祖倒也不必担心朕会猜忌于你。
再者说,我大明藩王占据了大明之外所有的土地,朕才高兴。到时候不管怎么乱,那也算是肉烂在了锅里,左右都是我汉人自己的事儿,只要不是如同建奴一般便好。”
听到崇祯皇帝这么说,朱聿键却是先放下了一部分的心。这也算是崇祯皇帝向自己交了个底,自己心好心中有数。
沉吟一番后,朱聿键躬身道:“启奏陛下,臣欲招募十万或者二十万流民。”
崇祯嗯了一声,接着问道:“便先以十万流民为数,若是要管理这十万流民,其所需官员几何?兵丁几何?教导这些流民之子和当地土人之子说汉活写汉字,又需要多少教授?从大明前往封地,又需要多少粮草?”
一番话将朱聿键给问住了。
朱聿键觉得自己有钱,这是事实,唐王一系这么多年的积累,说没钱才是笑话。
可是有钱不代表能搞定一切,首先这个官员就是最大的问题,有多少当官的愿意放弃大明的花花世界,跟着跑去海外建国?纵然是有从龙之功的诱惑,可是求变不如求稳,再加上故土难离,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难道真个从流民里边儿和那些不得志的书生里边儿挑选官员?别的不说,这些读书人是什么德性,朱聿键纵然不是十分清楚,也能猜到个八九分。
见朱聿键面色更加的为难,崇祯皇帝才笑道:“毕竟万事开头难。王叔祖乃是第一个请求移封的藩王,前面并无先例可循,因此才麻烦了些。
但是朕也不是那不近人情的。这样儿吧,朕现在便传诏内阁辅臣和六部尚书,与王叔祖一同商议,如何?”
朱聿键闻言大喜,看起来自己做出来的决定果然是对的。
不管是前边儿自己散了部分家财想要带兵勤王,还是第一个带头赞同皇帝的置换封地的政策,都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现在看自己可能吃点儿亏,但是从长远来看,绝对是好事儿,绝对的。依着当今皇帝的性子,以后还能少得了自己这么忠心的藩王的好处?
心下大定的朱聿键赶忙躬身道:“一切但凭陛下做主。”
见朱聿键这般的知情识趣,崇祯皇帝也表态道:“王叔祖放心,朕不会亏了自家人的。”
说完,也不等朱聿键再谢恩,崇祯皇帝直接吩咐王承恩道:“传,内阁首辅温体仁,次辅施凤来,户部尚书郭允厚,吏部尚书房壮丽,兵部尚书崔呈秀,还有锦衣卫提督许显纯,东厂提督曹化淳,入宫来见朕。”
王承恩记下后,赶忙躬身应是。
等到几人入宫之后,一见唐王世孙朱聿键也在皇帝这里,再加上传召的自己这些人,心中便明白了几分,估计是和皇帝之前便说过的给藩王置换封地一事有关。
果然,等几人先后给崇祯皇帝和唐王世孙朱聿键见礼过后,就听崇祯皇帝开口道:“朕前番便说过许大明藩王海外建国之事,如今召各位爱卿前来,便是要商议此事。”
温体仁身为首辅,当选躬身道:“请陛下明示。”
崇祯道:“朕欲许唐王招募流民去往海外建国,然则陕西一地及其他地方的受灾百姓有多少?有多少人愿意跟着去?到时候又需要多少兵丁?多少官员?
再刚,无论哪位藩王的封地,不论是跟着过去的大明百姓,还是当地的土人,皆需要说汉话,写汉字,到时候又需要多少教授孩童的先生?
诸事烦杂,朕欲与众位爱卿一起商议一番。”
温体仁闻言,便躬身道:“启奏陛下,如今招募流民,并非易事。”
崇祯心下却是暗骂一句卧槽尼玛,不是说大明朝晚期的时候有的是流民么?怎么还不好招募了?跟着唐王世孙朱聿键,怎么着也能吃饱饭吧?
见崇祯皇帝望着自己却不开口说话,温体仁便接着道:“此中缘由,还是在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