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大明亲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若是旁的官员阻拦,刘瑾肯定该各种想办法了,可是,面对曾毅,刘瑾却是根本就不敢提起什么念头的。
“传旨,明日早朝。”
正德声音响亮,这却是这过年之后,正德的第一次早朝了,可以说,若非是正德下圣旨,早朝,不会有人来的。
“是,老奴这就让人通传下去。”
刘瑾赶紧躬身,其实,就算是不通知早朝,只要第二天,金殿鼓响,那么早的天色,京城内有资格上朝的官员肯定都能听的到。
只不过,那样一来,肯定是正德这个皇帝先到了,而正德,却是最不喜欢早朝的,更不喜欢等人的。
“可是出了什么事?”
内阁,几位内阁大学士询问传旨的小太监,虽然皇帝上朝,是好事,可是,这突然上朝,却是让几位大学士好奇,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让皇帝破天荒的上早朝了。
同一情况,出现在各个能够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家中或者是衙门。
“刘公公特意让小的告诉诸位大学士的。”
那前往内阁传话的小太监毕恭毕敬,刘瑾可以不在乎几个内阁大学士,可是,这个小太监却不行,他只是一个宫中最为普通的太监,谁也不敢得罪的。
“哦?”
内阁次辅谢迁惊咦了一声,道:“还请小公公告知了。“
虽然厌恶太监,可是,谢迁还是很谦谦有礼的。
“陛下接了曾大人的一封密奏,至于内容是什么,刘公公也不知道的,只是,陛下看了曾大人的密奏后,才言明天上早朝的。“
“如此,有劳公公了。”
次辅谢迁拱了拱手,这话,已经等于是送客了。
那小太监到也识趣,赶紧躬身后退,退了出去。
“曾毅那边的反击来了。“
首辅刘健抚着下巴处的胡须,嘿嘿笑着,却是满脸的欣慰之色。
曾毅既然在南京出手了,那就证明,其实,曾毅虽然身在南京,可是,却一直盯着京城这边的动静的。
或者说,曾毅一直在盯着刘瑾的动静的,一旦刘瑾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曾毅,绝对会在千里之外进行干涉的。
这,足以让刘健欣慰了,证明内阁没有看错人。
“只是,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反击的。“
次辅谢迁也是面带笑意,不过,却是带着一丝的疑惑的,毕竟,既然是看了曾毅的奏折皇帝才要上早朝的,那,就证明,曾毅奏折内所说的内容,绝对不简单的。
是以,谢迁是很想知道,曾毅那奏折内,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二天一大早,百官聚集在宫外,宫门大开以后,百官在金桥列队,然后进殿朝拜。
一番参拜之后,文武起身,分两班站好。
“今个,朕召诸位爱卿前来,却是有一事的。”
正德端坐在龙椅之上,满脸的倦容,大早上的从被窝里出来,正德还真是不适应的。
“朕的手里,有一封折子。”
正德伸手,扬了扬,果然,手里拿着一封奏折。
百官寂静无声,全都盯着正德手里的奏折,谁都想知道,因为这封奏折的早朝,到底这奏折上,写的是什么,竟然足以让一直不上早朝的皇帝破例早朝。
虽然已经有官员得到消息,这奏折,是曾毅写的,可是,奏折内的内容,却是没人知道的。
甚至,有些官员还在提心吊胆,毕竟,曾毅现在坐镇南京都察院,更是左佥都御史,指不定,这奏折上,就是参奏哪家大臣的,这也不一定。
毕竟,对于当初参奏其的右佥都御使曾毅都能容忍那么久才动手,现如今,原右佥都御使也被东厂抓了。
若是这个时候,牵扯出原右佥都御使背后之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刘先生,念。“
正德把奏折递给了刘瑾,示意其交由内阁首辅刘健,让其在大殿之上念出来。
刘健接过奏折,双手捧着,打开奏折,先是大概扫了一遍,只是这一眼,就让刘健有些愣神。
只是,正德也不催促,由着刘健在那发愣。
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刘健才算是回过神来。
“臣,曾毅……纵观……然……吾皇圣命……古之……天下士子……识字能……若天下之人皆……必将言吾皇圣明,……吾皇之……必将流传万古……。”
刘健念奏折的时候,声音亢奋,脸色胀红,却是少见的表情。
不仅是刘健如此,就是满朝文武,满殿的大臣,也是处于一副震惊的模样,从刘健开始念奏折的时候开始,满朝文武就已经全都处于走神的状态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正德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发愣的诸位大臣,却是有些好笑,当他看到曾毅的这奏折的时候,心里的震撼不亚于下面的诸位大臣。
下面的大臣们似乎没有听到正德的话一般仍旧是处于愣神当中,只是,对此,正德也不责怪,只是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下面发愣的诸位大臣。
同时,正德的心里却是对曾毅的胆大而佩服的,不得不说,曾毅每次的行事,都是出人预料的。
而且,曾毅的每次行事,都是那么的让人震惊,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这次绝对是行千古未行之举,是开天辟地来的头一遭。
他正德的名字和曾毅的名字,都将会因此,而流芳百世,也正因为此,正德对此事,才会如此的重视,竟然特意上了一次早朝。
“臣,以为可行。“
刘健是第一个跪倒在地的,声音朗朗,在大殿内回荡。
在刘健第一眼看到这奏折的时候,就已经被曾毅的想法给震惊了,这绝对是古往今来第一遭。
创开天辟地未有之事。
此法,一旦推行,日后,大明朝内,尽皆读书识字之人,教化生灵,可以说,这是千秋之幸事。
“臣附议。“
内阁次辅谢迁及一众阁员跪倒在地。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百官,尽皆跪倒在地。
就算是武官,对此,也是赞同的,他们也有年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贫困出身的,若是年轻的时候,能读书,指不定,现如今,就是身份高人一等的文官了。
何苦成了现在被文官鄙视的武夫?
而且,这事,也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就算是武官们,也是不能拒绝的。
若百姓尽皆识文断字,日后,大明朝将会是何等的兴盛,人才济济,何愁外敌来犯?
“诸位爱卿都赞同曾爱卿所奏之事?”
正德靠在龙椅上,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曾大人所奏之事,实为开天辟地之举,实为国之幸事,臣,岂敢不同?”
有官员回应,心里却是明白,曾毅的声望,自此之后,真的是要肉身成圣了。
尤其是对于那些寒门出身之人而言,曾毅,不亚于是孔圣人那般的存在,曾毅,不亚于是再生父母。
就算是豪门的士子对此,也只能是认同的。
此事,谁敢反对,必将是千夫所指,至此,名声尽毁。
涛涛河流岂可拦,谁敢阻拦,必将在这潮流之中,化为粉碎。
“曾大人此举,乃天下之幸。”
礼部尚书,也开口了,六部之一,礼部尚书,此时开口,在此事上,却是极有分量的。
谁也不傻,既然此事,必将成为大势所向,何苦去进行阻拦?
还不如赶紧赞同,率先开口,这样的话,日后提起来了,也是他礼部尚书率先提起此事的,最起码,他礼部尚书也能沾些光的。
是以,礼部尚书才会第一个跳出来的。
br /> 若是旁的官员阻拦,刘瑾肯定该各种想办法了,可是,面对曾毅,刘瑾却是根本就不敢提起什么念头的。
“传旨,明日早朝。”
正德声音响亮,这却是这过年之后,正德的第一次早朝了,可以说,若非是正德下圣旨,早朝,不会有人来的。
“是,老奴这就让人通传下去。”
刘瑾赶紧躬身,其实,就算是不通知早朝,只要第二天,金殿鼓响,那么早的天色,京城内有资格上朝的官员肯定都能听的到。
只不过,那样一来,肯定是正德这个皇帝先到了,而正德,却是最不喜欢早朝的,更不喜欢等人的。
“可是出了什么事?”
内阁,几位内阁大学士询问传旨的小太监,虽然皇帝上朝,是好事,可是,这突然上朝,却是让几位大学士好奇,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让皇帝破天荒的上早朝了。
同一情况,出现在各个能够有资格上早朝的官员家中或者是衙门。
“刘公公特意让小的告诉诸位大学士的。”
那前往内阁传话的小太监毕恭毕敬,刘瑾可以不在乎几个内阁大学士,可是,这个小太监却不行,他只是一个宫中最为普通的太监,谁也不敢得罪的。
“哦?”
内阁次辅谢迁惊咦了一声,道:“还请小公公告知了。“
虽然厌恶太监,可是,谢迁还是很谦谦有礼的。
“陛下接了曾大人的一封密奏,至于内容是什么,刘公公也不知道的,只是,陛下看了曾大人的密奏后,才言明天上早朝的。“
“如此,有劳公公了。”
次辅谢迁拱了拱手,这话,已经等于是送客了。
那小太监到也识趣,赶紧躬身后退,退了出去。
“曾毅那边的反击来了。“
首辅刘健抚着下巴处的胡须,嘿嘿笑着,却是满脸的欣慰之色。
曾毅既然在南京出手了,那就证明,其实,曾毅虽然身在南京,可是,却一直盯着京城这边的动静的。
或者说,曾毅一直在盯着刘瑾的动静的,一旦刘瑾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曾毅,绝对会在千里之外进行干涉的。
这,足以让刘健欣慰了,证明内阁没有看错人。
“只是,不知道这小子是怎么反击的。“
次辅谢迁也是面带笑意,不过,却是带着一丝的疑惑的,毕竟,既然是看了曾毅的奏折皇帝才要上早朝的,那,就证明,曾毅奏折内所说的内容,绝对不简单的。
是以,谢迁是很想知道,曾毅那奏折内,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第二天一大早,百官聚集在宫外,宫门大开以后,百官在金桥列队,然后进殿朝拜。
一番参拜之后,文武起身,分两班站好。
“今个,朕召诸位爱卿前来,却是有一事的。”
正德端坐在龙椅之上,满脸的倦容,大早上的从被窝里出来,正德还真是不适应的。
“朕的手里,有一封折子。”
正德伸手,扬了扬,果然,手里拿着一封奏折。
百官寂静无声,全都盯着正德手里的奏折,谁都想知道,因为这封奏折的早朝,到底这奏折上,写的是什么,竟然足以让一直不上早朝的皇帝破例早朝。
虽然已经有官员得到消息,这奏折,是曾毅写的,可是,奏折内的内容,却是没人知道的。
甚至,有些官员还在提心吊胆,毕竟,曾毅现在坐镇南京都察院,更是左佥都御史,指不定,这奏折上,就是参奏哪家大臣的,这也不一定。
毕竟,对于当初参奏其的右佥都御使曾毅都能容忍那么久才动手,现如今,原右佥都御使也被东厂抓了。
若是这个时候,牵扯出原右佥都御使背后之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刘先生,念。“
正德把奏折递给了刘瑾,示意其交由内阁首辅刘健,让其在大殿之上念出来。
刘健接过奏折,双手捧着,打开奏折,先是大概扫了一遍,只是这一眼,就让刘健有些愣神。
只是,正德也不催促,由着刘健在那发愣。
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刘健才算是回过神来。
“臣,曾毅……纵观……然……吾皇圣命……古之……天下士子……识字能……若天下之人皆……必将言吾皇圣明,……吾皇之……必将流传万古……。”
刘健念奏折的时候,声音亢奋,脸色胀红,却是少见的表情。
不仅是刘健如此,就是满朝文武,满殿的大臣,也是处于一副震惊的模样,从刘健开始念奏折的时候开始,满朝文武就已经全都处于走神的状态了。
“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正德在龙椅上看着下面发愣的诸位大臣,却是有些好笑,当他看到曾毅的这奏折的时候,心里的震撼不亚于下面的诸位大臣。
下面的大臣们似乎没有听到正德的话一般仍旧是处于愣神当中,只是,对此,正德也不责怪,只是坐在龙椅上静静的看着下面发愣的诸位大臣。
同时,正德的心里却是对曾毅的胆大而佩服的,不得不说,曾毅每次的行事,都是出人预料的。
而且,曾毅的每次行事,都是那么的让人震惊,不可思议的,尤其是这次绝对是行千古未行之举,是开天辟地来的头一遭。
他正德的名字和曾毅的名字,都将会因此,而流芳百世,也正因为此,正德对此事,才会如此的重视,竟然特意上了一次早朝。
“臣,以为可行。“
刘健是第一个跪倒在地的,声音朗朗,在大殿内回荡。
在刘健第一眼看到这奏折的时候,就已经被曾毅的想法给震惊了,这绝对是古往今来第一遭。
创开天辟地未有之事。
此法,一旦推行,日后,大明朝内,尽皆读书识字之人,教化生灵,可以说,这是千秋之幸事。
“臣附议。“
内阁次辅谢迁及一众阁员跪倒在地。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满朝文武百官,尽皆跪倒在地。
就算是武官,对此,也是赞同的,他们也有年轻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贫困出身的,若是年轻的时候,能读书,指不定,现如今,就是身份高人一等的文官了。
何苦成了现在被文官鄙视的武夫?
而且,这事,也的确是一件大好事,就算是武官们,也是不能拒绝的。
若百姓尽皆识文断字,日后,大明朝将会是何等的兴盛,人才济济,何愁外敌来犯?
“诸位爱卿都赞同曾爱卿所奏之事?”
正德靠在龙椅上,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曾大人所奏之事,实为开天辟地之举,实为国之幸事,臣,岂敢不同?”
有官员回应,心里却是明白,曾毅的声望,自此之后,真的是要肉身成圣了。
尤其是对于那些寒门出身之人而言,曾毅,不亚于是孔圣人那般的存在,曾毅,不亚于是再生父母。
就算是豪门的士子对此,也只能是认同的。
此事,谁敢反对,必将是千夫所指,至此,名声尽毁。
涛涛河流岂可拦,谁敢阻拦,必将在这潮流之中,化为粉碎。
“曾大人此举,乃天下之幸。”
礼部尚书,也开口了,六部之一,礼部尚书,此时开口,在此事上,却是极有分量的。
谁也不傻,既然此事,必将成为大势所向,何苦去进行阻拦?
还不如赶紧赞同,率先开口,这样的话,日后提起来了,也是他礼部尚书率先提起此事的,最起码,他礼部尚书也能沾些光的。
是以,礼部尚书才会第一个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