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魅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入夜后,舒仪借着烛火重新拿出那张纸柬,苍劲飘逸的字体在火光中朦胧。她凝视良久,纸柬渐渐被捏地皱褶,她的心也仿佛被捏住了,有些喘不过气来。
烛火忽然一晃,一滴烛泪顺着烛身滑落,竟没有凝结,兀自滴落在纸柬上,殷红如血。她心中不忍,想要去拭,迟疑着伸出手,终是忍住了。把纸柬放到烛火上,任由火光吞噬,片刻化为灰烬。
那样摇曳不定的烛光,忽明忽暗在她的眸中闪动。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纸灰轻落,惊起她恍然如梦的过去。
她记得那时才十岁,西席先生嫌她愚笨,又忌惮她的身份,久而久之,便如同把她忘记了一般,她也浑不在意,上完早课骗过一众丫鬟,独自从梨园小径上后山。
师父总是布衣素服,在遥遥一端对她含笑而望。
他目不识物,便执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在地上教她写字。
每教完一字,他就柔声问:可会了?
听到这温润如春雨的声音,她心里突地一跳,忘记了回答。
他淡然含笑,又教着她写上一遍。
枝杆在地上划起深痕,撇,捺,横,勾,字随意走,铁画银钩,她从来不知写字也有这么多乐趣,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练习。
等到她十四岁时,早已不需他执手相教。他虽眼盲,却比明眼之人更明白,她在地上写字,他都能论出好坏来。
那日春风一过,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得清寒月辉相映,满院枝撑如伞,花色仿佛上好白玉,融融如雪,艳绝寒香。她带着两壶美酒,在山上与他对饮。
她平日对他又敬又怕,那夜却借着酒胆说了许多话,不管是奇思妙想也好,是胡言乱语也好,他总是面色温润,静静地听着。
她想,一定是那日的月色太美,酒太醉人,她竟折了一根树枝,缓缓在树旁写道:
相思相见知何日
侧过脸,问:“我这字写得可好?”心怦怦直欲跳出胸膛,她手心里渗出了汗,几乎要握不逐树枝。她这是破釜沉舟,是孤注一掷,是置之死地……
他坐在树下,眸中如沉月色,仿佛有异彩,又仿佛是寒光:“你已大有长进了。”
她心如擂鼓,这,到底是知,还是不知?
他唇边噙着淡笑,神色不改。
她忽然慌了神,羞得满面通红,不敢再留,一跺脚,转身就跑了。回到院中,她回首望去,幽黑一片中唯有一处光明如珠,在黑夜中光彩连连。
她又羞又喜又惊又疑,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当真应了那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第二日清晨,日光才现天际,她就兴匆匆地上山。
漫山枝叶抽出新芽,树下没有他的身影。
她等到日落,却没有等到他。
他过去曾说过,有的人,错过一次就等于错过一世。
她不懂,却认死理,只要在这里等,他或许会回来看一次,哪怕只有一次,就不会错过一世。
日复一日,直到梨花谢又开,她始终没有再等到他。
烛花一爆,近在舒仪的眼旁,骤然亮如白昼,她恍然从沉思中惊醒,身侧烛泪堆积如丘,原来是长烛快要燃尽,那如豆粒的微芒渐渐暗淡。
忽地一声,烛火熄灭,房内陷入漫漫长夜,极浓亦极暗。
——————
虽然舒仪和舒陵一致认为这门婚事要成事并不容易,可显然宁妃与三皇子的想法不同。自那宦官离去两日后,宫中送来了好些礼物,大多是珍珠玛瑙绸缎玉帛。这些对舒家来说算不上什么珍贵的赏赐,但其中的含义却让人不能忽视——宁妃娘娘在对未来儿媳妇示好。这样一来二去,京城里谣言四起,都说舒家将要出一位皇子侧妃了,不少官员随后就到舒家来访,半是打探消息半是贺喜。
舒陵先不以为意,待舒家的访客多了,不禁烦躁起来,她对舒仪说:“我瞧宜寿宫的意思,是非要你做侧妃了。”
舒仪笑笑:“也不知道这宁妃娘娘图我什么。”
舒陵道:“来府里道贺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我想,宁妃是想把这事逼地毫无退路,要真是如此,全京城都知道你要嫁给三皇子,到时皇上那边一点头,我们能不答应吗,退一步想,到时候太公把婚事回了,还有哪户人家敢娶你,娶一个本应该是皇子侧妃的人。”
舒仪揉了揉额头,想到那张纸柬上的字迹,觉得眼前朦朦胧胧,似乎答案就在眼前,却又掩在层层迷雾中,不知道拨开后是明月当空,还是乌云蔽日。她细细一想,说道:“趁现在事还没有闹大,得让宁妃绝了这念头。”
舒陵点头称是。两姐妹似乎第一次有了这种默契,都想到了同一处。她们都是受舒阀正统教育长大的,从小就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对待这种情况,只有在源头上掐断它才有最好的作用。
所幸的是婚事未定,还有很多可为之处。官宦世族的婚配,除了看身份相当,还要看品貌才智。除了这两点,婚配之前还会请方士对合双方的八字。
宁妃是个信道之人,据说在她年幼时,家中曾来了相士,对其家人说,此女不凡,有... -->>
入夜后,舒仪借着烛火重新拿出那张纸柬,苍劲飘逸的字体在火光中朦胧。她凝视良久,纸柬渐渐被捏地皱褶,她的心也仿佛被捏住了,有些喘不过气来。
烛火忽然一晃,一滴烛泪顺着烛身滑落,竟没有凝结,兀自滴落在纸柬上,殷红如血。她心中不忍,想要去拭,迟疑着伸出手,终是忍住了。把纸柬放到烛火上,任由火光吞噬,片刻化为灰烬。
那样摇曳不定的烛光,忽明忽暗在她的眸中闪动。天地间一片寂静,只有纸灰轻落,惊起她恍然如梦的过去。
她记得那时才十岁,西席先生嫌她愚笨,又忌惮她的身份,久而久之,便如同把她忘记了一般,她也浑不在意,上完早课骗过一众丫鬟,独自从梨园小径上后山。
师父总是布衣素服,在遥遥一端对她含笑而望。
他目不识物,便执着她的手,一笔一划在地上教她写字。
每教完一字,他就柔声问:可会了?
听到这温润如春雨的声音,她心里突地一跳,忘记了回答。
他淡然含笑,又教着她写上一遍。
枝杆在地上划起深痕,撇,捺,横,勾,字随意走,铁画银钩,她从来不知写字也有这么多乐趣,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练习。
等到她十四岁时,早已不需他执手相教。他虽眼盲,却比明眼之人更明白,她在地上写字,他都能论出好坏来。
那日春风一过,千树万树梨花盛开,得清寒月辉相映,满院枝撑如伞,花色仿佛上好白玉,融融如雪,艳绝寒香。她带着两壶美酒,在山上与他对饮。
她平日对他又敬又怕,那夜却借着酒胆说了许多话,不管是奇思妙想也好,是胡言乱语也好,他总是面色温润,静静地听着。
她想,一定是那日的月色太美,酒太醉人,她竟折了一根树枝,缓缓在树旁写道:
相思相见知何日
侧过脸,问:“我这字写得可好?”心怦怦直欲跳出胸膛,她手心里渗出了汗,几乎要握不逐树枝。她这是破釜沉舟,是孤注一掷,是置之死地……
他坐在树下,眸中如沉月色,仿佛有异彩,又仿佛是寒光:“你已大有长进了。”
她心如擂鼓,这,到底是知,还是不知?
他唇边噙着淡笑,神色不改。
她忽然慌了神,羞得满面通红,不敢再留,一跺脚,转身就跑了。回到院中,她回首望去,幽黑一片中唯有一处光明如珠,在黑夜中光彩连连。
她又羞又喜又惊又疑,一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当真应了那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第二日清晨,日光才现天际,她就兴匆匆地上山。
漫山枝叶抽出新芽,树下没有他的身影。
她等到日落,却没有等到他。
他过去曾说过,有的人,错过一次就等于错过一世。
她不懂,却认死理,只要在这里等,他或许会回来看一次,哪怕只有一次,就不会错过一世。
日复一日,直到梨花谢又开,她始终没有再等到他。
烛花一爆,近在舒仪的眼旁,骤然亮如白昼,她恍然从沉思中惊醒,身侧烛泪堆积如丘,原来是长烛快要燃尽,那如豆粒的微芒渐渐暗淡。
忽地一声,烛火熄灭,房内陷入漫漫长夜,极浓亦极暗。
——————
虽然舒仪和舒陵一致认为这门婚事要成事并不容易,可显然宁妃与三皇子的想法不同。自那宦官离去两日后,宫中送来了好些礼物,大多是珍珠玛瑙绸缎玉帛。这些对舒家来说算不上什么珍贵的赏赐,但其中的含义却让人不能忽视——宁妃娘娘在对未来儿媳妇示好。这样一来二去,京城里谣言四起,都说舒家将要出一位皇子侧妃了,不少官员随后就到舒家来访,半是打探消息半是贺喜。
舒陵先不以为意,待舒家的访客多了,不禁烦躁起来,她对舒仪说:“我瞧宜寿宫的意思,是非要你做侧妃了。”
舒仪笑笑:“也不知道这宁妃娘娘图我什么。”
舒陵道:“来府里道贺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我想,宁妃是想把这事逼地毫无退路,要真是如此,全京城都知道你要嫁给三皇子,到时皇上那边一点头,我们能不答应吗,退一步想,到时候太公把婚事回了,还有哪户人家敢娶你,娶一个本应该是皇子侧妃的人。”
舒仪揉了揉额头,想到那张纸柬上的字迹,觉得眼前朦朦胧胧,似乎答案就在眼前,却又掩在层层迷雾中,不知道拨开后是明月当空,还是乌云蔽日。她细细一想,说道:“趁现在事还没有闹大,得让宁妃绝了这念头。”
舒陵点头称是。两姐妹似乎第一次有了这种默契,都想到了同一处。她们都是受舒阀正统教育长大的,从小就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对待这种情况,只有在源头上掐断它才有最好的作用。
所幸的是婚事未定,还有很多可为之处。官宦世族的婚配,除了看身份相当,还要看品貌才智。除了这两点,婚配之前还会请方士对合双方的八字。
宁妃是个信道之人,据说在她年幼时,家中曾来了相士,对其家人说,此女不凡,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