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国姓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边虚张声势、鼓舞士气:“豪格!你居然敢谋反!你以为你拉拢了九叔公今日便有胜算了么?
就算你控制了外面的大军,今日这院中的亲卫,还是听我的居多!速速放下兵刃,我还能饶你们不死!”
豪格狞笑:“孤既然敢开口,自然内外都有准备,黄口孺子,你以为厮杀就是比人多不成!鳌拜还不动手!”豪格刚说完,他背后一员虎将勐然跃出,如杀神附体,直取勒克德浑。
鳌拜此人,历史上后来能被顺治重用、托孤,就是因为他当年在硬骨头反抗多尔衮方面,表现很好,所以顺治觉得他忠诚。
而仔细看鳌拜的出身,本就是豪格旗下的,他反抗多尔衮,也算是死忠于故主。现在豪格亲口下令让他拨乱反正,鳌拜岂有不尽全力之理?
眼下这院中的亲卫,虽然人数上看还是忠于勒克德浑的多一些,但无人是鳌拜一合之敌,他势如疯虎连杀十余人,终于杀到勒克德浑面前,一刀将其剁为两半。
勒克德浑一死,其余人没了主心骨,又被鳌拜惯性驱使再杀数人,终于纷纷放下兵刃投降。
……
一番血腥但保密的鸿门宴后,没谈拢的勒克德浑就暴毙了。
至少对外暂时宣称是因病暴毙。
作为副将的辅国将军巴布泰,顺利掌握了六万洛阳清军的指挥权——巴布泰作为奴儿哈赤的儿子、黄台吉的弟弟,那么高的辈分,居然爵位才一个辅国将军。他这些年的卑微憋屈,也可见一斑了。
难怪豪格一拉拢他就拉拢成功了。
豪格彻底掌握了跟吴三桂对战的西征军、又掌握了河南军和山西军后,终于决定让心腹上书多尔衮,请求彻底放弃黄河以南,并且为保存满人有生力量,做出战略调整。
同时,也另外让人旁敲侧击地上书,指出应该有人为之前的连番战败负责任!
这些上书中,还指出了一个问题:从这一年来,明军的反击力度来看,大明原本是打算和清国和平共存的!他们也没多大的决心北伐中原,说不定就是想跟南宋和金国一样长期相持下去!
如果当时大清不去主动招惹、再开战端,说不定大清就能落袋为安,把北方长期占住、一直吃香喝辣下去了!
都是某些人贪心不足,擅开战端,结果遭到了反噬!反而丢掉了更多既得利益!
整个上书抨击、拉拢军队的举措,花了大半个月筹备、期间还找借口换防轮休暗中调兵靠近河北,守内虚外。到了十一月时,终于事态到了彻底图穷匕见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多尔衮系的连番失败,多尔衮在外领兵的同母兄弟全部死光、嫡系部队两次打光重建,他已经没了本钱!
最新一次重建起来的两白旗,已经被豪格和济尔哈朗渗透,如今两白旗和正红旗被豪格控制,两黄旗则是支持皇帝福临或豪格,反正只要是黄台吉的儿子,两黄旗都支持,
豪格承诺了他不会对他那个无辜的弟弟无礼,也不会谋求自己当皇帝,当着两黄旗将帅暗中折箭为誓,两黄旗就支持了他。
八旗中的五个旗,已经被豪格拉拢了过去,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汉军旗和部分绿营,也被拉拢。
多尔衮指望其他嫡系绿营对抗,也已经实力不足了。
当然,多尔衮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虽然他手头那些他亲自提拔起来、在清廷中只忠于他的绿营,实力已经不足。但哪怕不足,他也依然要搏一把,靠这支力量反扑!
】
腊月初,豪格带兵飞速回京“清君侧”时,多尔衮便下令了抽调绿营弹压!
然而,这个举动,最终彻底激怒了济尔哈朗,也激怒了其他满八旗老臣——这是妥妥的吃里扒外、“率兽食人”,带着汉人打满人啊!这能忍?
何况,南边的朱树人,也恰到好处地停火了,摆出一副“咱大明也是爱和平的,只要多尔衮这个好战分子不在台上,大明可以跟清国和平几年”的姿态。
与此同时,朱树人还看热闹不怕事大,在对洛阳和鲁南地区的最终进攻中,他大量启用了此前在凤阳战场兵败投明的绿营降军,让这些多尔衮培养出来的部队打前锋打消耗。
而且一边打还一边专门强调这些部队都是多尔衮培养的,各种对着清军信息轰炸,让他们看清多尔衮培养绿营的策略是多么错误,培养出了多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汉人武装!
到了这个关头,济尔哈朗他们也都知道,豪格和多尔衮之间是不死不休了。
现在最怕的是双方相持住,变得旷日持久,因为只要旷日持久,清军就会严重内耗,把仅剩的满人兵力消耗殆尽。
而只有避免这种状况发生,让多尔衮和豪格尽快分出胜负,两人当中赶快死掉一个,对他大清的整体局面才是最好的。
生死关头,济尔哈朗私下里找豪格确认了一个问题:
“肃亲王!当初你心中有委屈,你也有大功于国,这都不假!但你不该在这时候内讧,如果你跟睿亲王两败俱伤,南蛮子再杀过来!渡过黄河北伐,损失的终究是我大清!”
这时候,豪格终于摊牌,跟济尔哈朗暗示:他有把握,只要多尔衮死了,明朝就一定跟大清保持数年的和平!不再北伐!
听到这个消息时,济尔哈朗内心升起一股寒意:“你当了满奸?你跟朱树人私下议和谈条件了?”
对于这种指控,豪格当然不能承认,不然他不就成卖国贼了嘛?
所以他不能透露丝毫密约,只是拍胸脯保证:“我当然没有卖国求和!但我就是有这个把握!反正郑亲王您很清楚,眼下我和多尔衮之间,越快死一个,对我大清越有利!
如果你不信我,我死了,多尔衮活着,明朝永远不可能跟他恢复和平,哪怕只有几年!
但如果是多尔衮死,至少还有机会!当年杀入山海关,是多尔衮的决策!他死了,明人也有个台阶下!不敢求长久和平,但喘息数年肯定还是做得到的!”
济尔哈朗默然,不得不承认豪格说的是对的。
豪格确实有说谎的风险,也有暗中秘密谈判的风险,但他至少还有真带来和平喘息、保住一定既得利益的机会。
而如果让多尔衮继续执政,那这方面的机会就一丝都不剩了。因为多尔衮的掌权基础就是建立在激进派的底子上的,如果不是他能为大清做大蛋糕,谁会允许他的权势蒸蒸日上?他的统治合法性来源就是扩张!
基于这样的分析,满八旗的势力,最终彻底倒向了豪格。
大家都觉得,豪格本就是先帝长子,当年就很有正统性,多尔衮干得这么稀烂,支持豪格也没问题,而且豪格都说了,不会伤害陛下,大家还是忠臣!
隆武四年腊月,南明朝廷持续一年的缓攻、慢性施压方略,终于迎来了“急之则强敌各部必然抱团,缓之则自相图害”的效果。
北京城中,发生了异常惨烈但还算短促的火并。
其底层逻辑,与当年“曹操不征二袁,则公孙康自会杀二袁以首级来献”几乎一模一样。
留在北京周边的满八旗军队大部,跟极少数多尔衮的心腹死硬嫡系,以及北京城周边忠于多尔衮的绿营,发生了一场内战。
伴随着内战的,还有对皇城、宫城的攻防争夺。一时间伏尸成千上万,把紫禁城内杀得到处尸体枕籍、铺地的青砖条石全部被血洗浸染。皇宫侍卫和宦官、宫女也被杀戮惨重,殃及池鱼。
最终豪格的六旗军队杀进皇宫时,多尔衮本人都已浑身浴血,带着最后的亲兵在抵抗。
豪格依然派出了麾下头号勇将鳌拜,在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由鳌拜亲手格毙多尔衮。
但站在一个全国性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这场内战已经很克制了。
至少只在北京城内及周边厮杀,没波及到他大清控制的四个省的其他地区。
而且内讧在短短几天就结束了,以至于敌国都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直到火并结束,大明那边还没得到消息呢。
最终结果,满人的八旗精锐部队,又有六千余人,在内战中丧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多尔衮的铁杆,双方死者基本五五开吧——多尔衮执政多年,哪怕再失满八旗人心,也总能挑出几千人肯跟他走到底的。
满人受到殃及的平民,以及预备役人员,还有逆档的家属,也有数倍之多。加上后续的清算,总计被杀被流放者约一万三千余人。
最终士兵加平民妇孺,总计人口损失约一万九千。
汉人组成的绿营部队、汉军旗,在内战中战死伤残逃亡,总计损失也超过了两万人的规模。京城无辜平民死伤更是无算。
内战结束之后,豪格总算夺取了头号摄政王的地位,济尔哈朗的权力和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其他满人守旧派权贵,只要不是铁杆阿附多尔衮的,也都没有损失,甚至还能参与分赃。
但多尔衮的铁杆党羽的利益,当然会被作为战利品,拿出来瓜分。死于清洗的人数,前面都已经算进去了。
小皇帝福临的地位依然保证了,豪格也不想走太快,闹得到处溅血。而且他如果不保证福临的地位,他也拉拢不到济尔哈朗的权力支持,济尔哈朗也会心存疑虑的。
目前这样,算是最微妙的平衡状态了。
一场血腥的权力洗牌和求和,终于在清廷付出了两三万人的战力,以及相当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得以平息过渡。
豪格也满心期待,希望可以借此跟大明保持和平,继续拥有山西河北和山东大部的既得利益,让明清两国划黄河为界分治。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一边虚张声势、鼓舞士气:“豪格!你居然敢谋反!你以为你拉拢了九叔公今日便有胜算了么?
就算你控制了外面的大军,今日这院中的亲卫,还是听我的居多!速速放下兵刃,我还能饶你们不死!”
豪格狞笑:“孤既然敢开口,自然内外都有准备,黄口孺子,你以为厮杀就是比人多不成!鳌拜还不动手!”豪格刚说完,他背后一员虎将勐然跃出,如杀神附体,直取勒克德浑。
鳌拜此人,历史上后来能被顺治重用、托孤,就是因为他当年在硬骨头反抗多尔衮方面,表现很好,所以顺治觉得他忠诚。
而仔细看鳌拜的出身,本就是豪格旗下的,他反抗多尔衮,也算是死忠于故主。现在豪格亲口下令让他拨乱反正,鳌拜岂有不尽全力之理?
眼下这院中的亲卫,虽然人数上看还是忠于勒克德浑的多一些,但无人是鳌拜一合之敌,他势如疯虎连杀十余人,终于杀到勒克德浑面前,一刀将其剁为两半。
勒克德浑一死,其余人没了主心骨,又被鳌拜惯性驱使再杀数人,终于纷纷放下兵刃投降。
……
一番血腥但保密的鸿门宴后,没谈拢的勒克德浑就暴毙了。
至少对外暂时宣称是因病暴毙。
作为副将的辅国将军巴布泰,顺利掌握了六万洛阳清军的指挥权——巴布泰作为奴儿哈赤的儿子、黄台吉的弟弟,那么高的辈分,居然爵位才一个辅国将军。他这些年的卑微憋屈,也可见一斑了。
难怪豪格一拉拢他就拉拢成功了。
豪格彻底掌握了跟吴三桂对战的西征军、又掌握了河南军和山西军后,终于决定让心腹上书多尔衮,请求彻底放弃黄河以南,并且为保存满人有生力量,做出战略调整。
同时,也另外让人旁敲侧击地上书,指出应该有人为之前的连番战败负责任!
这些上书中,还指出了一个问题:从这一年来,明军的反击力度来看,大明原本是打算和清国和平共存的!他们也没多大的决心北伐中原,说不定就是想跟南宋和金国一样长期相持下去!
如果当时大清不去主动招惹、再开战端,说不定大清就能落袋为安,把北方长期占住、一直吃香喝辣下去了!
都是某些人贪心不足,擅开战端,结果遭到了反噬!反而丢掉了更多既得利益!
整个上书抨击、拉拢军队的举措,花了大半个月筹备、期间还找借口换防轮休暗中调兵靠近河北,守内虚外。到了十一月时,终于事态到了彻底图穷匕见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多尔衮系的连番失败,多尔衮在外领兵的同母兄弟全部死光、嫡系部队两次打光重建,他已经没了本钱!
最新一次重建起来的两白旗,已经被豪格和济尔哈朗渗透,如今两白旗和正红旗被豪格控制,两黄旗则是支持皇帝福临或豪格,反正只要是黄台吉的儿子,两黄旗都支持,
豪格承诺了他不会对他那个无辜的弟弟无礼,也不会谋求自己当皇帝,当着两黄旗将帅暗中折箭为誓,两黄旗就支持了他。
八旗中的五个旗,已经被豪格拉拢了过去,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汉军旗和部分绿营,也被拉拢。
多尔衮指望其他嫡系绿营对抗,也已经实力不足了。
当然,多尔衮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虽然他手头那些他亲自提拔起来、在清廷中只忠于他的绿营,实力已经不足。但哪怕不足,他也依然要搏一把,靠这支力量反扑!
】
腊月初,豪格带兵飞速回京“清君侧”时,多尔衮便下令了抽调绿营弹压!
然而,这个举动,最终彻底激怒了济尔哈朗,也激怒了其他满八旗老臣——这是妥妥的吃里扒外、“率兽食人”,带着汉人打满人啊!这能忍?
何况,南边的朱树人,也恰到好处地停火了,摆出一副“咱大明也是爱和平的,只要多尔衮这个好战分子不在台上,大明可以跟清国和平几年”的姿态。
与此同时,朱树人还看热闹不怕事大,在对洛阳和鲁南地区的最终进攻中,他大量启用了此前在凤阳战场兵败投明的绿营降军,让这些多尔衮培养出来的部队打前锋打消耗。
而且一边打还一边专门强调这些部队都是多尔衮培养的,各种对着清军信息轰炸,让他们看清多尔衮培养绿营的策略是多么错误,培养出了多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汉人武装!
到了这个关头,济尔哈朗他们也都知道,豪格和多尔衮之间是不死不休了。
现在最怕的是双方相持住,变得旷日持久,因为只要旷日持久,清军就会严重内耗,把仅剩的满人兵力消耗殆尽。
而只有避免这种状况发生,让多尔衮和豪格尽快分出胜负,两人当中赶快死掉一个,对他大清的整体局面才是最好的。
生死关头,济尔哈朗私下里找豪格确认了一个问题:
“肃亲王!当初你心中有委屈,你也有大功于国,这都不假!但你不该在这时候内讧,如果你跟睿亲王两败俱伤,南蛮子再杀过来!渡过黄河北伐,损失的终究是我大清!”
这时候,豪格终于摊牌,跟济尔哈朗暗示:他有把握,只要多尔衮死了,明朝就一定跟大清保持数年的和平!不再北伐!
听到这个消息时,济尔哈朗内心升起一股寒意:“你当了满奸?你跟朱树人私下议和谈条件了?”
对于这种指控,豪格当然不能承认,不然他不就成卖国贼了嘛?
所以他不能透露丝毫密约,只是拍胸脯保证:“我当然没有卖国求和!但我就是有这个把握!反正郑亲王您很清楚,眼下我和多尔衮之间,越快死一个,对我大清越有利!
如果你不信我,我死了,多尔衮活着,明朝永远不可能跟他恢复和平,哪怕只有几年!
但如果是多尔衮死,至少还有机会!当年杀入山海关,是多尔衮的决策!他死了,明人也有个台阶下!不敢求长久和平,但喘息数年肯定还是做得到的!”
济尔哈朗默然,不得不承认豪格说的是对的。
豪格确实有说谎的风险,也有暗中秘密谈判的风险,但他至少还有真带来和平喘息、保住一定既得利益的机会。
而如果让多尔衮继续执政,那这方面的机会就一丝都不剩了。因为多尔衮的掌权基础就是建立在激进派的底子上的,如果不是他能为大清做大蛋糕,谁会允许他的权势蒸蒸日上?他的统治合法性来源就是扩张!
基于这样的分析,满八旗的势力,最终彻底倒向了豪格。
大家都觉得,豪格本就是先帝长子,当年就很有正统性,多尔衮干得这么稀烂,支持豪格也没问题,而且豪格都说了,不会伤害陛下,大家还是忠臣!
隆武四年腊月,南明朝廷持续一年的缓攻、慢性施压方略,终于迎来了“急之则强敌各部必然抱团,缓之则自相图害”的效果。
北京城中,发生了异常惨烈但还算短促的火并。
其底层逻辑,与当年“曹操不征二袁,则公孙康自会杀二袁以首级来献”几乎一模一样。
留在北京周边的满八旗军队大部,跟极少数多尔衮的心腹死硬嫡系,以及北京城周边忠于多尔衮的绿营,发生了一场内战。
伴随着内战的,还有对皇城、宫城的攻防争夺。一时间伏尸成千上万,把紫禁城内杀得到处尸体枕籍、铺地的青砖条石全部被血洗浸染。皇宫侍卫和宦官、宫女也被杀戮惨重,殃及池鱼。
最终豪格的六旗军队杀进皇宫时,多尔衮本人都已浑身浴血,带着最后的亲兵在抵抗。
豪格依然派出了麾下头号勇将鳌拜,在乱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由鳌拜亲手格毙多尔衮。
但站在一个全国性的高度来看这一问题,这场内战已经很克制了。
至少只在北京城内及周边厮杀,没波及到他大清控制的四个省的其他地区。
而且内讧在短短几天就结束了,以至于敌国都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直到火并结束,大明那边还没得到消息呢。
最终结果,满人的八旗精锐部队,又有六千余人,在内战中丧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多尔衮的铁杆,双方死者基本五五开吧——多尔衮执政多年,哪怕再失满八旗人心,也总能挑出几千人肯跟他走到底的。
满人受到殃及的平民,以及预备役人员,还有逆档的家属,也有数倍之多。加上后续的清算,总计被杀被流放者约一万三千余人。
最终士兵加平民妇孺,总计人口损失约一万九千。
汉人组成的绿营部队、汉军旗,在内战中战死伤残逃亡,总计损失也超过了两万人的规模。京城无辜平民死伤更是无算。
内战结束之后,豪格总算夺取了头号摄政王的地位,济尔哈朗的权力和利益也得到了保证,其他满人守旧派权贵,只要不是铁杆阿附多尔衮的,也都没有损失,甚至还能参与分赃。
但多尔衮的铁杆党羽的利益,当然会被作为战利品,拿出来瓜分。死于清洗的人数,前面都已经算进去了。
小皇帝福临的地位依然保证了,豪格也不想走太快,闹得到处溅血。而且他如果不保证福临的地位,他也拉拢不到济尔哈朗的权力支持,济尔哈朗也会心存疑虑的。
目前这样,算是最微妙的平衡状态了。
一场血腥的权力洗牌和求和,终于在清廷付出了两三万人的战力,以及相当的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得以平息过渡。
豪格也满心期待,希望可以借此跟大明保持和平,继续拥有山西河北和山东大部的既得利益,让明清两国划黄河为界分治。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