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么多目光放在赵贵身上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但赵贵却能举重若轻,终于徐徐道,“高澄小儿死矣。”这个结论在每个人心里,但只有赵贵说出来了。而赵贵说出来就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宇文泰也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赵贵。
射中高澄的那一箭是赵贵射的,下手轻重他自己知道。斥候往来送消息也都是汇总到赵贵这儿。赵贵一向胆大心细,有谋略有决断。所以赵贵来下这个结论就显得很可信。
关键在于赵贵说中了所有人的心思,每个人心里都是这么希望的,这么设想的,因为得到了别人的呼应,就变成了真的。
顿时,西魏军的督将们心里沸腾了。
宇文泰看了一眼于谨。
于谨接着赵贵道,“主上、丞相,陈元康服斩衰不是为了高敖曹,是为了高澄,所以侯景并不着丧服,皆因痛恨高澄已久,如今不必再有所惧。太医全部不见,连侯景的儿子都受伤未治,是被陈元康牵怒禁足。因治不好大将军的箭伤,被陈元康盛怒之下全杀了,也未可知。”
于谨心最细,所见细节格外真切。情份归情份,以陈元康的身份对高敖曹再怎么也用不着服斩衰,对高澄就不同了。“陈元康为何率所部欲来攻金墉城?难道其心里不知没有实足的把握?”于谨看了一眼赵贵。
所有人又都把目光看向赵贵。“实是来找元贵兄报仇的。”于谨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陈元康也知道金墉城攻之而不下,但旧主已丧既便陈元康这么稳重、隐忍的人也失了分寸,欲攻下金墉城拿住赵贵为高澄报仇,这是性命都不要了。
“如此说来,侯景和陈元康各人一个心思。陈元康欲攻金墉报仇,侯景却不这么想。”李虎忽然说了一句。
宇文泰盯着李虎,心里想那乔妆男子必是侯景暗中欲遣来金墉求和的,却被陈元康抓住,因此导致两人公开翻脸。也难怪河阴城出了这些事侯景都没有消息送来,实在是因为接连死了高敖曹和高澄,其自顾不暇。另外就是因为没有了高澄在上面压制,侯景和陈元康的矛盾一下子变得突兀,所以反倒行动不便,怕被陈元康抓住把柄,若再告之大丞相高欢,侯景的后果可想而知。
“军心不定,兵力折损,痛失主帅、殁了大将,这岂不是绝好的机会?”李弼也问道。
宇文泰身子略往前倾了倾,似乎是要起身,但又没有,再次安坐了回去。
高澄已死。这消息一旦被证实,又让他有点不敢置信。他是真的死了吗?他竟然说不出来此刻自己心里的滋味。高澄死了,对西魏来说是绝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在这样的战况之中。而宇文泰心里却悲喜莫名。再仔细想,这些日子以来,一点一点打探来的蛛丝马迹,以及东魏军中目前的种种事实,只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不想相信,又不得不相信。
“如此说来,侯景和陈元康都在等晋阳霸府的消息。”宇文泰一边说一边扫了一眼几个督将。高澄已死,自然掌国之权重回大丞相高欢。战事中断,死了主帅和大将,下一步怎么办侯景和陈元康都没有权力裁夺,都要听命于高欢。
其实不难猜,想必高欢会先稳住形势以求和,过后再说下一步。高澄的灵柩自然也不能一直停在河阴城中。此时霸府之命未到,河阴城中又人心浮动,正是最易攻下的绝好机会。
“丞相莫要再犹豫不决以错失良机。”赵贵敦促道。
宇文泰摆手制止他,接着道,“哀兵必胜,此时不宜,看陈元康也可知。此时河阴城中也未必都知道高澄已死,等到晋阳霸府之命已到,高澄灵柩返回时,人尽皆知,人心浮动,河阴城中必大乱。此时高欢必不诘责侯景,不得不倚重他,侯景倚其势又忌讳陈元康所知甚多,恐怕他不利,必定要生事。或者借机铲除陈元康也未可知。至那时方是最好时机,河阴城必然可以大破。”
几个督将听得聚精会神。不得不说丞相宇文泰目光独到,择时机精、准、狠。设想来,河阴城必然趁乱可得,进而夺河桥,取虎牢,要塞尽得,通路归己,西魏可以往来无阻拦,深入东魏腹地。挥师向北可以直袭上党,攻晋阳;指鞭向东可以下邺城,直陷东魏国都。西魏众督将已经是心中热血沸腾。
皇帝元宝炬默默看了一眼已经交头接耳论战势的几个督将,并没有人注意到丞相宇文泰起身向大殿外面走去,他的影子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显得分外寂寞,步履也格外沉重。
殿门打开处,宇文泰走出去,一下就被外面的过于明亮的阳光刺了眼睛,他眉头深锁,如漆般的双目也微微闭了闭,在此稍一停留便向着宫城的城头走去。摆摆手,不许殿外的奴婢跟上来。
原本他是该高兴,但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这些天来左思右想,刚才吩咐了心里想了千万遍的策略,此刻就好像一下子卸完了心头重负,疲惫到了极点。又因为心里想了很多遍的那个事实的认定终于大白于众人之前,或者说他心里曾经也有过的一点希望全都破灭了,更让他感到此刻的空虚。有种不知身在何处,前往何方的感觉,他甚至是不希望高澄死的。
一想到高澄,记忆如同狂潮突至。建康初识,洛阳送别,潼关以剑相向,蒲坂同榻而眠……他们争夺过很多东西,争过很多次,现在再也听到他叫他“姑父”。在他心里有个角落,他始终是他的“澄弟”。
并不是他愿意与他争,他们两个人谁不是身不由己呢?宇文泰走上城头,遥遥眺望,天蓝得那么干净,一丝云彩也没有。从这里看不到河阴城,而且他再也看不到那双绿眸子了,想到这儿他就会心头巨痛。
事情渐渐浮出水面。当金墉城中的西魏军大肆传开东魏大将军高澄已死的消息时,河阴城中的东魏军中这个消息也散布开来。
至此已无再掩饰的必要。河阴县衙中赫然摆出了大将军... -->>
这么多目光放在赵贵身上给他带来了莫大的压力,但赵贵却能举重若轻,终于徐徐道,“高澄小儿死矣。”这个结论在每个人心里,但只有赵贵说出来了。而赵贵说出来就显得格外有说服力。
宇文泰也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着赵贵。
射中高澄的那一箭是赵贵射的,下手轻重他自己知道。斥候往来送消息也都是汇总到赵贵这儿。赵贵一向胆大心细,有谋略有决断。所以赵贵来下这个结论就显得很可信。
关键在于赵贵说中了所有人的心思,每个人心里都是这么希望的,这么设想的,因为得到了别人的呼应,就变成了真的。
顿时,西魏军的督将们心里沸腾了。
宇文泰看了一眼于谨。
于谨接着赵贵道,“主上、丞相,陈元康服斩衰不是为了高敖曹,是为了高澄,所以侯景并不着丧服,皆因痛恨高澄已久,如今不必再有所惧。太医全部不见,连侯景的儿子都受伤未治,是被陈元康牵怒禁足。因治不好大将军的箭伤,被陈元康盛怒之下全杀了,也未可知。”
于谨心最细,所见细节格外真切。情份归情份,以陈元康的身份对高敖曹再怎么也用不着服斩衰,对高澄就不同了。“陈元康为何率所部欲来攻金墉城?难道其心里不知没有实足的把握?”于谨看了一眼赵贵。
所有人又都把目光看向赵贵。“实是来找元贵兄报仇的。”于谨终于把这句话说了出来。陈元康也知道金墉城攻之而不下,但旧主已丧既便陈元康这么稳重、隐忍的人也失了分寸,欲攻下金墉城拿住赵贵为高澄报仇,这是性命都不要了。
“如此说来,侯景和陈元康各人一个心思。陈元康欲攻金墉报仇,侯景却不这么想。”李虎忽然说了一句。
宇文泰盯着李虎,心里想那乔妆男子必是侯景暗中欲遣来金墉求和的,却被陈元康抓住,因此导致两人公开翻脸。也难怪河阴城出了这些事侯景都没有消息送来,实在是因为接连死了高敖曹和高澄,其自顾不暇。另外就是因为没有了高澄在上面压制,侯景和陈元康的矛盾一下子变得突兀,所以反倒行动不便,怕被陈元康抓住把柄,若再告之大丞相高欢,侯景的后果可想而知。
“军心不定,兵力折损,痛失主帅、殁了大将,这岂不是绝好的机会?”李弼也问道。
宇文泰身子略往前倾了倾,似乎是要起身,但又没有,再次安坐了回去。
高澄已死。这消息一旦被证实,又让他有点不敢置信。他是真的死了吗?他竟然说不出来此刻自己心里的滋味。高澄死了,对西魏来说是绝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在这样的战况之中。而宇文泰心里却悲喜莫名。再仔细想,这些日子以来,一点一点打探来的蛛丝马迹,以及东魏军中目前的种种事实,只能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他不想相信,又不得不相信。
“如此说来,侯景和陈元康都在等晋阳霸府的消息。”宇文泰一边说一边扫了一眼几个督将。高澄已死,自然掌国之权重回大丞相高欢。战事中断,死了主帅和大将,下一步怎么办侯景和陈元康都没有权力裁夺,都要听命于高欢。
其实不难猜,想必高欢会先稳住形势以求和,过后再说下一步。高澄的灵柩自然也不能一直停在河阴城中。此时霸府之命未到,河阴城中又人心浮动,正是最易攻下的绝好机会。
“丞相莫要再犹豫不决以错失良机。”赵贵敦促道。
宇文泰摆手制止他,接着道,“哀兵必胜,此时不宜,看陈元康也可知。此时河阴城中也未必都知道高澄已死,等到晋阳霸府之命已到,高澄灵柩返回时,人尽皆知,人心浮动,河阴城中必大乱。此时高欢必不诘责侯景,不得不倚重他,侯景倚其势又忌讳陈元康所知甚多,恐怕他不利,必定要生事。或者借机铲除陈元康也未可知。至那时方是最好时机,河阴城必然可以大破。”
几个督将听得聚精会神。不得不说丞相宇文泰目光独到,择时机精、准、狠。设想来,河阴城必然趁乱可得,进而夺河桥,取虎牢,要塞尽得,通路归己,西魏可以往来无阻拦,深入东魏腹地。挥师向北可以直袭上党,攻晋阳;指鞭向东可以下邺城,直陷东魏国都。西魏众督将已经是心中热血沸腾。
皇帝元宝炬默默看了一眼已经交头接耳论战势的几个督将,并没有人注意到丞相宇文泰起身向大殿外面走去,他的影子茕茕孑立、形单影只,显得分外寂寞,步履也格外沉重。
殿门打开处,宇文泰走出去,一下就被外面的过于明亮的阳光刺了眼睛,他眉头深锁,如漆般的双目也微微闭了闭,在此稍一停留便向着宫城的城头走去。摆摆手,不许殿外的奴婢跟上来。
原本他是该高兴,但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这些天来左思右想,刚才吩咐了心里想了千万遍的策略,此刻就好像一下子卸完了心头重负,疲惫到了极点。又因为心里想了很多遍的那个事实的认定终于大白于众人之前,或者说他心里曾经也有过的一点希望全都破灭了,更让他感到此刻的空虚。有种不知身在何处,前往何方的感觉,他甚至是不希望高澄死的。
一想到高澄,记忆如同狂潮突至。建康初识,洛阳送别,潼关以剑相向,蒲坂同榻而眠……他们争夺过很多东西,争过很多次,现在再也听到他叫他“姑父”。在他心里有个角落,他始终是他的“澄弟”。
并不是他愿意与他争,他们两个人谁不是身不由己呢?宇文泰走上城头,遥遥眺望,天蓝得那么干净,一丝云彩也没有。从这里看不到河阴城,而且他再也看不到那双绿眸子了,想到这儿他就会心头巨痛。
事情渐渐浮出水面。当金墉城中的西魏军大肆传开东魏大将军高澄已死的消息时,河阴城中的东魏军中这个消息也散布开来。
至此已无再掩饰的必要。河阴县衙中赫然摆出了大将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