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1627崛起南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现海汉的对外扩张。李奈认为如果不是上面还有执委会这么一个权威的机构,会出于全盘考虑保持海汉与大明之间的长期和平,海汉民团大概早就已经发兵攻占珠江三角洲地区了。
李奈望向车窗外,火车正在通过榆林半岛与鹿回头半岛之间的海湾,可以看到海边联排的巨大的船坞。目前的胜利港造船厂据说员工已经超过两千人,造船订单让这个地方一直处于昼夜不停的运行状态。每个月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新船从这里下水,而海汉舰队中超过八成的作战船只,也都是在这个地方进行建造。虽然这地方的造船数量或许还比不过广东珠江沿岸的船厂总和,但下水的船只吨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建造军舰的船坞外围都有高高的竹棚和竹栅栏遮挡,从火车上看不到里面的施工情景。不过李奈因为身份特殊,也曾不止一次进入船厂要害部门参观,对于里面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从高高伸入空中的桅杆顶部,就能判断出其中的一处船坞正在建造“威严级”的战船——只有这种巨无霸战船的主桅杆,才能延伸到如此之高的空中。
李奈个人对于海汉在南海地区,包括珠江口海域所形成的实际掌控并没有太大反感,毕竟海汉人做这些事情没有伤及大明海商的利益,反倒是赶跑了原本在广东沿海肆掠不堪的海盗。对福瑞丰这样安分守己的海商而言,有海汉这种比较权威的势力在海上维持秩序,反倒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金盾护运”目前也开始在承接海上的押运生意,其中有不少都需要与民团海军进行合作,海军所能控制的海域,也就是“金盾护运”可以放心大胆,通行无阻的地区。以从业者这个角度来说,李奈倒是很希望海汉海军能够掌控的地区更多一些。
在海汉海军逐步接管珠江口水域之后,两广水师也很“知趣”地慢慢退出了这一地区。目前水师的驻地已经向西迁到了黄茅海一带,这里是西江的入海口,从西江溯流而上可以直达两广总督所在的肇庆府。而海汉军方对于这样的势力范围划分也非常有默契,从来不派战船到包括入海口在内的西江流域活动。
这些潜移默化的形势变化,李奈都是看在眼中,不过作为一个跟海汉的利益纠葛已经深到解不开的生意人,他绝对不会再站到官府一边。而且这样的态度并不是他自己所独有,他的家人,他所能接触的生意伙伴,乃至一部分官场中人,对于两广境内静静进行中的局势变化都更愿意站到海汉一边。李奈曾听施耐德用“既得利益者”这个词来评价这种行为,很准确地反映出了这种立场选择的根源还是在于利益。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会把大明挂在嘴边,但李奈相信这些人心中跟自己一样敞亮,被海汉占去的这些地方,大概都会和海南岛一样,不再会是朱家的天下了。以海汉的发展速度,想要吞并更多的大明国土,并不存在军事上的障碍,更多的还是看海汉人是否需要而已。
想到这里,李奈忍不住望向车窗外的鹿回头半岛方向,虽然因为鹿岭山丘的遮挡,从车上无法看到山丘另一边的情景,但熟悉本地状况的李奈却不难想象出陆军驻地里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海汉民团的陆军基地就在鹿回头半岛上,虽然李奈不清楚驻扎部队的规模,但他相信当地的兵力足以拱卫胜利港和三亚港两处要害。而毗邻陆军基地,位于鹿回头半岛南端的区域,就是三亚接收外来移民的隔离区了。从移民变成海汉民团的士兵,仅仅也就是一墙之隔的距离而已。时至今日,大明肯定不太可能再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这些地区了,能够保住大陆的国土不被海汉蚕食,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当然了,远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天子大概并不清楚南方发生的状况,因为两广总督和各级官员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并不会提及这一地区已经改名换姓归了别人所有。过去琼州能够上贡给朝廷的赋税就十分有限,朝堂上并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个号称天涯海角的偏远地带。如今海汉人每年都会掏钱缴纳琼州府应有的赋税,完全取代了地方官府的职能,朝廷自然也不会有人留意到这种无声无息的变化。即便有相关的消息传到京师,也不会有高官相信这些传闻——哪会有人造反不竖旗杀官,还每年按时按量给朝廷缴纳赋税的?
不过海汉还会向大明朝廷缴纳多久的赋税就不好说了,据李奈所知道的消息,已经有琼州、儋州、崖州等多个州县的读书人联名向海汉执委会上书,要求将海南岛从大明独立出来,正式划归为海汉领土。如果有朝一日这种倡议变成了现实,李奈认为两广官府大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至于说上报到朝廷之后会不会龙颜大怒,下令发兵讨伐,他倒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可能性,福广两地的军队深知海汉民团的厉害,即便有朝廷的命令也根本不会主动与海汉人开战,多半就是走个形式唬弄一下了事,如果朝廷要因为战事不利而治罪地方上的军官,那搞不好还会逼出更大的事情——毕竟跳槽到海汉民团的大明武官已经不稀罕了,参将级别的都有好几个了,逼急了在明军中出现成编制的跳槽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从内地调兵攻打琼州就更不现实了,不说别的光是气候就难以适应。而且与海汉有着诸多利益瓜葛的两广官场,也多半不会配合外来军队的行动。就算朝廷能调个三五七万军队到广东,估计也没多大机会开到岛上与海汉人列阵对战——在海上武装处于绝对劣势状况下,在大陆集结的军队连通过琼州海峡的机会都微乎其微。
现海汉的对外扩张。李奈认为如果不是上面还有执委会这么一个权威的机构,会出于全盘考虑保持海汉与大明之间的长期和平,海汉民团大概早就已经发兵攻占珠江三角洲地区了。
李奈望向车窗外,火车正在通过榆林半岛与鹿回头半岛之间的海湾,可以看到海边联排的巨大的船坞。目前的胜利港造船厂据说员工已经超过两千人,造船订单让这个地方一直处于昼夜不停的运行状态。每个月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新船从这里下水,而海汉舰队中超过八成的作战船只,也都是在这个地方进行建造。虽然这地方的造船数量或许还比不过广东珠江沿岸的船厂总和,但下水的船只吨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建造军舰的船坞外围都有高高的竹棚和竹栅栏遮挡,从火车上看不到里面的施工情景。不过李奈因为身份特殊,也曾不止一次进入船厂要害部门参观,对于里面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他从高高伸入空中的桅杆顶部,就能判断出其中的一处船坞正在建造“威严级”的战船——只有这种巨无霸战船的主桅杆,才能延伸到如此之高的空中。
李奈个人对于海汉在南海地区,包括珠江口海域所形成的实际掌控并没有太大反感,毕竟海汉人做这些事情没有伤及大明海商的利益,反倒是赶跑了原本在广东沿海肆掠不堪的海盗。对福瑞丰这样安分守己的海商而言,有海汉这种比较权威的势力在海上维持秩序,反倒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金盾护运”目前也开始在承接海上的押运生意,其中有不少都需要与民团海军进行合作,海军所能控制的海域,也就是“金盾护运”可以放心大胆,通行无阻的地区。以从业者这个角度来说,李奈倒是很希望海汉海军能够掌控的地区更多一些。
在海汉海军逐步接管珠江口水域之后,两广水师也很“知趣”地慢慢退出了这一地区。目前水师的驻地已经向西迁到了黄茅海一带,这里是西江的入海口,从西江溯流而上可以直达两广总督所在的肇庆府。而海汉军方对于这样的势力范围划分也非常有默契,从来不派战船到包括入海口在内的西江流域活动。
这些潜移默化的形势变化,李奈都是看在眼中,不过作为一个跟海汉的利益纠葛已经深到解不开的生意人,他绝对不会再站到官府一边。而且这样的态度并不是他自己所独有,他的家人,他所能接触的生意伙伴,乃至一部分官场中人,对于两广境内静静进行中的局势变化都更愿意站到海汉一边。李奈曾听施耐德用“既得利益者”这个词来评价这种行为,很准确地反映出了这种立场选择的根源还是在于利益。
虽然大部分人还是会把大明挂在嘴边,但李奈相信这些人心中跟自己一样敞亮,被海汉占去的这些地方,大概都会和海南岛一样,不再会是朱家的天下了。以海汉的发展速度,想要吞并更多的大明国土,并不存在军事上的障碍,更多的还是看海汉人是否需要而已。
想到这里,李奈忍不住望向车窗外的鹿回头半岛方向,虽然因为鹿岭山丘的遮挡,从车上无法看到山丘另一边的情景,但熟悉本地状况的李奈却不难想象出陆军驻地里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
海汉民团的陆军基地就在鹿回头半岛上,虽然李奈不清楚驻扎部队的规模,但他相信当地的兵力足以拱卫胜利港和三亚港两处要害。而毗邻陆军基地,位于鹿回头半岛南端的区域,就是三亚接收外来移民的隔离区了。从移民变成海汉民团的士兵,仅仅也就是一墙之隔的距离而已。时至今日,大明肯定不太可能再通过军事手段收回这些地区了,能够保住大陆的国土不被海汉蚕食,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当然了,远在北京紫禁城里的天子大概并不清楚南方发生的状况,因为两广总督和各级官员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并不会提及这一地区已经改名换姓归了别人所有。过去琼州能够上贡给朝廷的赋税就十分有限,朝堂上并没有什么人关注这个号称天涯海角的偏远地带。如今海汉人每年都会掏钱缴纳琼州府应有的赋税,完全取代了地方官府的职能,朝廷自然也不会有人留意到这种无声无息的变化。即便有相关的消息传到京师,也不会有高官相信这些传闻——哪会有人造反不竖旗杀官,还每年按时按量给朝廷缴纳赋税的?
不过海汉还会向大明朝廷缴纳多久的赋税就不好说了,据李奈所知道的消息,已经有琼州、儋州、崖州等多个州县的读书人联名向海汉执委会上书,要求将海南岛从大明独立出来,正式划归为海汉领土。如果有朝一日这种倡议变成了现实,李奈认为两广官府大概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至于说上报到朝廷之后会不会龙颜大怒,下令发兵讨伐,他倒并不觉得有多大的可能性,福广两地的军队深知海汉民团的厉害,即便有朝廷的命令也根本不会主动与海汉人开战,多半就是走个形式唬弄一下了事,如果朝廷要因为战事不利而治罪地方上的军官,那搞不好还会逼出更大的事情——毕竟跳槽到海汉民团的大明武官已经不稀罕了,参将级别的都有好几个了,逼急了在明军中出现成编制的跳槽也并非不可能。
至于从内地调兵攻打琼州就更不现实了,不说别的光是气候就难以适应。而且与海汉有着诸多利益瓜葛的两广官场,也多半不会配合外来军队的行动。就算朝廷能调个三五七万军队到广东,估计也没多大机会开到岛上与海汉人列阵对战——在海上武装处于绝对劣势状况下,在大陆集结的军队连通过琼州海峡的机会都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