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廷裁撤军队也是早晚的事情,能够被保留下来的部队,依旧只有北军五校而已。而北军的各级官职,都是父死子继,代代相承,势力盘根错节,根本没有外人插足的余地。所以,即便刘照想通过自己的舅舅何进,把门下有功的卫士安插入北军任职,也是无从下手,一个不慎,还要引起北军将士的反弹。虽然北军五校在对抗阉党时,表现得很不靠谱,但是,他们毕竟是京师安全的保障,也是何进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资本。若是闹得北军将士与自己这一方离心离德,对于刘照而言,可没有半点的好处。
然而,若是放任这些卫士外出为官,时间一长,刘照与他们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紧密关系,就要被时间与空间渐渐消磨、变淡,之前的一切努力,终将付诸东流。
刘照既不能挡了门下卫士的迁升之路,又不能任凭他们与自己渐渐疏离了关系,所以,一个能让大家相互联系的联谊机构,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这个机构几乎是现成的,那就是集英社。这些剑客、游侠,在成为王府卫士之前,都算是集英社的一员;而在成为了卫士之后,又经常挂着“集英社”的名头,去洛阳巡视街道,协助治安;这次出去讨伐黄巾,他们更是以“集英社义从”的名义从征的。所以,他们对于集英社这个机构,还是很有归属感的。
而今,刘照有意将已经基本成了空壳的集英社,改造为一个类似校友会的联谊机构,专门负责门下的这一批郎中、卫士之间的联系,不但能继续保持彼此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能在关键时刻,将他们重新召集起来,再次为刘照效力。
听了刘照的想法后,史阿倒是颇为兴奋了一阵子。说实话,看着从前线回来的一干同僚,升官的升官,晋爵的晋爵,史阿怎能不羡慕?沉寂了多日的心,终于又骚动了起来。因此,当刘照有意将这个重任,交付给他的时候,史阿一改往日的颓状,振奋精神,当即用心操办起这件事情来。
弘农王府的每一位郎中、卫士,都收到了一个红底黑纹的木匣,里面盛放着两样物品:
其一,是一枚铜质的腰牌,正面用阳文刻着“集英社”三个大字,背后的正当中,则用阴文镂刻着持有人的姓名,而姓名的两侧,则分别刻着“藩邸旧臣”“出入毋禁”两行字。这枚腰牌,不仅是集英社成员的身份证明,还可以持此腰牌,自由出入弘农王府的外院。
其二,是一枚宽约一尺,长约二尺的瓦型铁制品。若是放在后世,一定会有人惊呼,这不是“丹书铁劵”么?
没错,这就是刘照仿照丹书铁劵制成的“奖状”。在铁券的正面,镂刻着刘照对持有人所立功勋的感谢、褒奖之语,而在背面,则镂刻着持有人的姓名、籍贯、在剑术选拔大赛当中获得的名次(关羽、徐晃等没参加的人就没有这一项),以及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整个过程中,所参加的战斗、战役的名称。
收到这两样物品之后,全体受勋人员都被感动的涕泗纵横,这可是那些朝廷重臣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当年汉高祖得了天下,“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如今,他们居然也得到与萧何、韩信等人一般的待遇,这岂能不让他们为之感激涕零呢?
收到丹书铁劵之后,有一部分人被刘照的行为感化,最终回心转意,说自己宁可在王府当中做一名普通的卫士,也不愿再外出为官。刘照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将这些人全部由卫士晋升为郎中,虽然品秩依旧比不上县尉等官职,但好歹也算是一种恩赏和补偿。总不能冷了人家的心不是?
三月十六日,卢植率领大军自巨鹿返回,四月初,大军抵达洛阳。汉帝刘宏亲自郊迎三十里,以示隆重。然而,当卢植缴还了符节之后,刘宏便迫不及待的遣散了军队——从各个郡国招募来的士兵,各自遣返回本郡,从北军五营抽调出来的士兵,则各归本营。
不得不说,刘宏此举,实在有些太过匆忙和草率。眼下,兖、青二州的黄巾军,尚未完全平定,皇甫嵩正在移师前往东郡的路途中;而南阳的战事,更是扑朔迷离,胜负难料,而且,自从蹇硕去了宛城前线后,朝堂上的大臣们,愈发不看好宛城的形势了。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却匆忙的遣散了卢植所部,显然是对士人集团的势力增长,心存忌惮。
好在,没过多久,兖州那边就传来了皇甫嵩于东郡苍亭,大破兖州黄巾军主力,斩杀渠帅卜己、张伯、梁仲宁的消息。同时,皇甫嵩杀降的恶名,也随之一并传到了洛阳。
原来,皇甫嵩利用汉军骑兵较多的优势,将兖州黄巾三万余众,引诱、驱赶到了黄河边上,然后对背靠黄河的黄巾军,发动了总攻。卜己等人自然没有“背水列阵”的本领,而黄巾军也没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所以,很快就被汉军给打垮了。
正因为黄巾军被汉军击溃得太快,所以,这场战斗,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伤亡,战后,大约有两万多名黄巾军士卒,成为了汉军的俘虏。
此前,皇甫嵩虽然数次打败了黄巾军,但是几次战斗大多都在野外,因此黄巾军战败之后,往往四散溃逃,让皇甫嵩抓不到几个俘虏,自然也就没给他屠戮降卒的机会。
可是这一次,黄巾军背靠大河,几乎无路可逃,大半人马都被皇甫嵩所俘虏,这就让皇甫嵩忍不住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两万多名降卒,被皇甫嵩在黄河岸边,就地诛杀,尸体抛入了黄河当中,据说,当天黄河之水,为之变赤,尸体更是将航道壅塞,船只无法通行。此后的几年里,两岸的渔民,都不敢吃河中打捞上来的鱼……
听到这个消息后,朝廷上下,居然一片沉寂,没有人出来指责皇甫嵩哪怕一句话。就连卢植,也只是在私下感叹了几句,说皇甫嵩手段如此酷烈,恐怕日后要遭到上天的报应,就如同白起一般。
白起当年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卒,令赵国国内的青壮为之一空,几十年无法恢复元气。而白起在被秦昭王赐死时,先是愤愤不平的自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紧接着,他便明白了过来,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刘照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同样只能感叹一番而已。皇甫嵩出身边郡,见惯了边地汉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仇杀,习惯了在战争当中运用酷烈的手段,包括杀俘。而且,在他眼里,黄巾军全都是叛贼,根本用不着仁慈和怜悯。
而在朝堂之上,上至天子刘宏,下至公卿大臣,大部分都与黄巾军有着天然的【阶】【级】对立,因此,对于皇甫嵩杀降行为,他们不仅不会出言指责,恐怕还会为之叫好。
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了,有时候,不同【阶】【级】之间的仇恨与矛盾,远胜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时候,本国人、本族人互相残杀起来,也远比他国、他族更加残酷。
刘照前世身为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受的是红色主义的教育,因此,对于黄巾降卒的被杀,他内心还是十分的不忍与反感的。
奈何,他这辈子却偏偏把屁股坐在了统治【阶】【级】的椅子上,除非他愿意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否则的话,他只能站在黄巾军的对立面上,对皇甫嵩的行为,沉默不语。
廷裁撤军队也是早晚的事情,能够被保留下来的部队,依旧只有北军五校而已。而北军的各级官职,都是父死子继,代代相承,势力盘根错节,根本没有外人插足的余地。所以,即便刘照想通过自己的舅舅何进,把门下有功的卫士安插入北军任职,也是无从下手,一个不慎,还要引起北军将士的反弹。虽然北军五校在对抗阉党时,表现得很不靠谱,但是,他们毕竟是京师安全的保障,也是何进手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政治资本。若是闹得北军将士与自己这一方离心离德,对于刘照而言,可没有半点的好处。
然而,若是放任这些卫士外出为官,时间一长,刘照与他们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紧密关系,就要被时间与空间渐渐消磨、变淡,之前的一切努力,终将付诸东流。
刘照既不能挡了门下卫士的迁升之路,又不能任凭他们与自己渐渐疏离了关系,所以,一个能让大家相互联系的联谊机构,就显得十分的必要了。
这个机构几乎是现成的,那就是集英社。这些剑客、游侠,在成为王府卫士之前,都算是集英社的一员;而在成为了卫士之后,又经常挂着“集英社”的名头,去洛阳巡视街道,协助治安;这次出去讨伐黄巾,他们更是以“集英社义从”的名义从征的。所以,他们对于集英社这个机构,还是很有归属感的。
而今,刘照有意将已经基本成了空壳的集英社,改造为一个类似校友会的联谊机构,专门负责门下的这一批郎中、卫士之间的联系,不但能继续保持彼此之间的紧密关系,还能在关键时刻,将他们重新召集起来,再次为刘照效力。
听了刘照的想法后,史阿倒是颇为兴奋了一阵子。说实话,看着从前线回来的一干同僚,升官的升官,晋爵的晋爵,史阿怎能不羡慕?沉寂了多日的心,终于又骚动了起来。因此,当刘照有意将这个重任,交付给他的时候,史阿一改往日的颓状,振奋精神,当即用心操办起这件事情来。
弘农王府的每一位郎中、卫士,都收到了一个红底黑纹的木匣,里面盛放着两样物品:
其一,是一枚铜质的腰牌,正面用阳文刻着“集英社”三个大字,背后的正当中,则用阴文镂刻着持有人的姓名,而姓名的两侧,则分别刻着“藩邸旧臣”“出入毋禁”两行字。这枚腰牌,不仅是集英社成员的身份证明,还可以持此腰牌,自由出入弘农王府的外院。
其二,是一枚宽约一尺,长约二尺的瓦型铁制品。若是放在后世,一定会有人惊呼,这不是“丹书铁劵”么?
没错,这就是刘照仿照丹书铁劵制成的“奖状”。在铁券的正面,镂刻着刘照对持有人所立功勋的感谢、褒奖之语,而在背面,则镂刻着持有人的姓名、籍贯、在剑术选拔大赛当中获得的名次(关羽、徐晃等没参加的人就没有这一项),以及在平定黄巾之乱的整个过程中,所参加的战斗、战役的名称。
收到这两样物品之后,全体受勋人员都被感动的涕泗纵横,这可是那些朝廷重臣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啊!当年汉高祖得了天下,“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如今,他们居然也得到与萧何、韩信等人一般的待遇,这岂能不让他们为之感激涕零呢?
收到丹书铁劵之后,有一部分人被刘照的行为感化,最终回心转意,说自己宁可在王府当中做一名普通的卫士,也不愿再外出为官。刘照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他们,将这些人全部由卫士晋升为郎中,虽然品秩依旧比不上县尉等官职,但好歹也算是一种恩赏和补偿。总不能冷了人家的心不是?
三月十六日,卢植率领大军自巨鹿返回,四月初,大军抵达洛阳。汉帝刘宏亲自郊迎三十里,以示隆重。然而,当卢植缴还了符节之后,刘宏便迫不及待的遣散了军队——从各个郡国招募来的士兵,各自遣返回本郡,从北军五营抽调出来的士兵,则各归本营。
不得不说,刘宏此举,实在有些太过匆忙和草率。眼下,兖、青二州的黄巾军,尚未完全平定,皇甫嵩正在移师前往东郡的路途中;而南阳的战事,更是扑朔迷离,胜负难料,而且,自从蹇硕去了宛城前线后,朝堂上的大臣们,愈发不看好宛城的形势了。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刘宏却匆忙的遣散了卢植所部,显然是对士人集团的势力增长,心存忌惮。
好在,没过多久,兖州那边就传来了皇甫嵩于东郡苍亭,大破兖州黄巾军主力,斩杀渠帅卜己、张伯、梁仲宁的消息。同时,皇甫嵩杀降的恶名,也随之一并传到了洛阳。
原来,皇甫嵩利用汉军骑兵较多的优势,将兖州黄巾三万余众,引诱、驱赶到了黄河边上,然后对背靠黄河的黄巾军,发动了总攻。卜己等人自然没有“背水列阵”的本领,而黄巾军也没有“置诸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所以,很快就被汉军给打垮了。
正因为黄巾军被汉军击溃得太快,所以,这场战斗,双方都没有太大的伤亡,战后,大约有两万多名黄巾军士卒,成为了汉军的俘虏。
此前,皇甫嵩虽然数次打败了黄巾军,但是几次战斗大多都在野外,因此黄巾军战败之后,往往四散溃逃,让皇甫嵩抓不到几个俘虏,自然也就没给他屠戮降卒的机会。
可是这一次,黄巾军背靠大河,几乎无路可逃,大半人马都被皇甫嵩所俘虏,这就让皇甫嵩忍不住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两万多名降卒,被皇甫嵩在黄河岸边,就地诛杀,尸体抛入了黄河当中,据说,当天黄河之水,为之变赤,尸体更是将航道壅塞,船只无法通行。此后的几年里,两岸的渔民,都不敢吃河中打捞上来的鱼……
听到这个消息后,朝廷上下,居然一片沉寂,没有人出来指责皇甫嵩哪怕一句话。就连卢植,也只是在私下感叹了几句,说皇甫嵩手段如此酷烈,恐怕日后要遭到上天的报应,就如同白起一般。
白起当年坑杀了赵国的四十万降卒,令赵国国内的青壮为之一空,几十年无法恢复元气。而白起在被秦昭王赐死时,先是愤愤不平的自问:“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紧接着,他便明白了过来,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刘照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同样只能感叹一番而已。皇甫嵩出身边郡,见惯了边地汉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仇杀,习惯了在战争当中运用酷烈的手段,包括杀俘。而且,在他眼里,黄巾军全都是叛贼,根本用不着仁慈和怜悯。
而在朝堂之上,上至天子刘宏,下至公卿大臣,大部分都与黄巾军有着天然的【阶】【级】对立,因此,对于皇甫嵩杀降行为,他们不仅不会出言指责,恐怕还会为之叫好。
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了,有时候,不同【阶】【级】之间的仇恨与矛盾,远胜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时候,本国人、本族人互相残杀起来,也远比他国、他族更加残酷。
刘照前世身为红旗下长大的孩子,从小受的是红色主义的教育,因此,对于黄巾降卒的被杀,他内心还是十分的不忍与反感的。
奈何,他这辈子却偏偏把屁股坐在了统治【阶】【级】的椅子上,除非他愿意抛弃自己的【阶】【级】出身,否则的话,他只能站在黄巾军的对立面上,对皇甫嵩的行为,沉默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