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乱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有,哪儿生了个“双头人”,即后世所谓“连体婴儿”,也算。
这种神经兮兮的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居然也有它的效验。
比如王朝后期,财政枯竭,政治腐败,行政能力愈发低下,防灾、抗灾的能力就跟着降低,包括无力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国最主要的两种自然灾害——一个涝、一个旱,便愈发频繁。
王朝后期,动乱增加,战争进一步破坏了防灾、抗灾的能力,自然灾害随之大幅度增加,“大战之后有大灾”不是虚言。
现在的清朝正是已进入“后期模式”,甚至有开启“末世模式”的迹象。
其实,就算太平盛世,中国这么大,又有哪年没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所以,只要有“政治需要”,这种所谓“天象示警”,什么时候都是一抓一大把。
蔡寿祺建议以此为突破口,关卓凡以为很有道理。
因为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中,宰相“燮理阴阳”,所以,既然“天象示异”,那么就是“宰相之责”了。
当朝“宰相”是谁?可不是什么“大学士”。清朝后期的“大学士”,基本上就仅仅是个荣誉衔头了,有位置,没实权。
实际的“宰相”,是“军机处领班”,就是恭王了。
嗯,奕䜣先生,你要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包括洛阳李某家里的那个“双头人”负责任啊。
那么,宰相出了什么问题叫老天爷这么不高兴呢?
这就是折子的题目里的那四件事了,“贪墨、骄盈、揽权、徇私”。
这套逻辑,非常完美,关卓凡想,以后最好不要有人往我身上用。
当然是搞封建迷信,可在封建王朝不搞封建迷信搞啥呀?等我真上了位再推动科学昌明吧。
蔡寿祺罗列了一大堆“天象示异”,看的慈禧和慈安心惊胆战——两位御姐可是信这个的。
赶快往下看,老六都做了些啥呀,整得“上面”发那么大的火?
“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四事”中的重点是“贪墨”。
劾人“贪墨”要有证据,不然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有没有呢?有,就是恭王府的“门包”制度。
其实哪个王公重臣的门房都是收“门包”的,但别人的“门包”是落在“门房”个人腰包里的;而恭王府的“门包”,王府要从中“分成”。
这个主意是恭王的老丈人桂良替他想出来的。恭王府开支浩繁,入不敷出,恭王颇以为苦,于是桂良献计,派“账房”到“门房”坐着,客人给“门房”的“红包”,一律先收上来,然后再将其中部分返还“门房”,其余的,留在账房。
以前给五两的,现在就得给十两。因为如果还给五两,落到门房自个手中,就只有二两、三两,这个门,你还想进去吗?
给十两门房也不会有更好的脸色,因为落到他手里的还是五两。
大伙儿既知道恭王府有这么个规矩,给门房红包等于“孝敬”恭王,还能落下个名字,自然而然,恭王府的“门包”的“行情”就愈涨愈高,有的人甚至一掏就是一张一百两的票子。
这种情况下,返还给门房的,就不止五两了,会多一些,大概十两八两的样子。
于是,真正把“小额纳贿”变成了公开的“制度”。
恭王每天接见的客人是有数的,且都是高级官员。大多数低级的官员是由王府的长史接待的。很多时候根本无人接待,纯粹过来打个花呼哨,就为了给门房送个“红包”,在恭王府账房那儿留个名字。
到了后来,情况发展到这种地步:该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的事,也先来恭王府“报到”,给了“门包”,再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个“制度”确实解决了恭王的开支问题,但却给不少清苦的中下级官员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
还有,哪儿生了个“双头人”,即后世所谓“连体婴儿”,也算。
这种神经兮兮的理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居然也有它的效验。
比如王朝后期,财政枯竭,政治腐败,行政能力愈发低下,防灾、抗灾的能力就跟着降低,包括无力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中国最主要的两种自然灾害——一个涝、一个旱,便愈发频繁。
王朝后期,动乱增加,战争进一步破坏了防灾、抗灾的能力,自然灾害随之大幅度增加,“大战之后有大灾”不是虚言。
现在的清朝正是已进入“后期模式”,甚至有开启“末世模式”的迹象。
其实,就算太平盛世,中国这么大,又有哪年没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所以,只要有“政治需要”,这种所谓“天象示警”,什么时候都是一抓一大把。
蔡寿祺建议以此为突破口,关卓凡以为很有道理。
因为在“天人感应”的理论中,宰相“燮理阴阳”,所以,既然“天象示异”,那么就是“宰相之责”了。
当朝“宰相”是谁?可不是什么“大学士”。清朝后期的“大学士”,基本上就仅仅是个荣誉衔头了,有位置,没实权。
实际的“宰相”,是“军机处领班”,就是恭王了。
嗯,奕䜣先生,你要为所有的自然灾害、包括洛阳李某家里的那个“双头人”负责任啊。
那么,宰相出了什么问题叫老天爷这么不高兴呢?
这就是折子的题目里的那四件事了,“贪墨、骄盈、揽权、徇私”。
这套逻辑,非常完美,关卓凡想,以后最好不要有人往我身上用。
当然是搞封建迷信,可在封建王朝不搞封建迷信搞啥呀?等我真上了位再推动科学昌明吧。
蔡寿祺罗列了一大堆“天象示异”,看的慈禧和慈安心惊胆战——两位御姐可是信这个的。
赶快往下看,老六都做了些啥呀,整得“上面”发那么大的火?
“贪墨、骄盈、揽权、徇私四事”中的重点是“贪墨”。
劾人“贪墨”要有证据,不然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
有没有呢?有,就是恭王府的“门包”制度。
其实哪个王公重臣的门房都是收“门包”的,但别人的“门包”是落在“门房”个人腰包里的;而恭王府的“门包”,王府要从中“分成”。
这个主意是恭王的老丈人桂良替他想出来的。恭王府开支浩繁,入不敷出,恭王颇以为苦,于是桂良献计,派“账房”到“门房”坐着,客人给“门房”的“红包”,一律先收上来,然后再将其中部分返还“门房”,其余的,留在账房。
以前给五两的,现在就得给十两。因为如果还给五两,落到门房自个手中,就只有二两、三两,这个门,你还想进去吗?
给十两门房也不会有更好的脸色,因为落到他手里的还是五两。
大伙儿既知道恭王府有这么个规矩,给门房红包等于“孝敬”恭王,还能落下个名字,自然而然,恭王府的“门包”的“行情”就愈涨愈高,有的人甚至一掏就是一张一百两的票子。
这种情况下,返还给门房的,就不止五两了,会多一些,大概十两八两的样子。
于是,真正把“小额纳贿”变成了公开的“制度”。
恭王每天接见的客人是有数的,且都是高级官员。大多数低级的官员是由王府的长史接待的。很多时候根本无人接待,纯粹过来打个花呼哨,就为了给门房送个“红包”,在恭王府账房那儿留个名字。
到了后来,情况发展到这种地步:该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的事,也先来恭王府“报到”,给了“门包”,再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这个“制度”确实解决了恭王的开支问题,但却给不少清苦的中下级官员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