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二章大结局终章 (1/2)
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锦衣风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中格局逐渐稳定,正德龙驭上宾之后的纷乱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杨廷和矫诏并作乱一案也于近日前宣布结案。事情本不复杂,矫诏是事实,怂恿张伟等人武力作乱也是事实,虽然杨廷和费宏等人口口声声是为大明朝社稷江山着想,要铲除朝中奸佞,干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这种论调却不足以救他们的命。
宋楠的本意并不想杀了杨廷和和费宏等人,毕竟这些都是朝廷曾经的重臣,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也许留着他们的命对自己会更有利;但宋楠也不想就这么轻易的饶了他们,毕竟这些人已经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了,他们活着便会给不少阳奉阴违之人以希望。
正两难之际,传来了杨廷和费宏二人在诏狱之中自挂而死的消息,震惊之余,宋楠立刻明白了这是锦衣卫衙门知道自己难以下这个决心而玩的猫腻。宋楠将万志和黄辉召来严厉询问,万志和黄辉当然不肯承认,只说杨廷和自己清高,难以接受如今的处境,所以自挂而死。并说要去追查诏狱守卫失职之罪云云。
宋楠瞪视他们半晌,终于无可奈何,最后说出一番话来:“你们也莫狡辩了,你们跟随我多年,我还不了解你们么?我知道你们是怕我难以下决心,所以私下里解决了他们,这件事你们做的很不对。记住一件事,如今朝廷的形势已经不同以前,从今以后这等手段不可再用,否则我必不会容你们。大明要中兴,朝廷要励精图治,必须稳定为先,不能再搞这些激烈的手段。此时不收敛,便会积累仇怨,到了将来的某个时候,清算也更加的猛烈。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要有容人之量,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切莫再搞这些手段。”
杨廷和费宏的死果然引起朝中旧臣们的不满,不是他们不该死,而是这种死法实难服众。但锦衣卫诏狱随即出示了杨廷和的狱中日记,内阁经过研读之后一致认为,杨廷和和费宏之死确系自杀,杨廷和临死前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可为其萌生死志的明证。
“余一生修身自持,少年时便立下为国尽忠之志,入仕后得皇上恩宠恩师提携,忝居高位。然余上负圣意,下负百姓,为名利私心所扰,以至于昏聩耳目,做出有悖人臣之举,实愧对先皇,愧对天下人。余每思之,泪下如雨,锥心似狂,实难自谅。余心本无悖逆之心,然事实俱在,百口莫辩,先皇已去,何以剖白?泉下见先皇之日,先皇亦可恕臣,谅臣否?”
锦衣卫诏狱看守们也提供了看守记录,杨廷和自杀之前,好几日夜不能寐,在牢房之中踱步呢喃,守卫们听到他口中所说的反反复复都是那一句话:“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以上两点证据足以佐证杨廷和畏罪自杀的真实性,而费宏的死也定是见杨廷和自裁,所以也随之而去,两人之间有提携互佐之谊,费宏又是个直性子的人,他跟随杨廷和自挂而死也是极有可能。
虽然很多人的心中尚有疑问,但事已至此,他们也丝毫没有办法,好在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镇国郡王宋楠上奏皇上宽恕了杨廷和和费宏的家人,令其举家外迁回原籍,子孙永世不得入仕,也算是保全了杨费两家的血脉。不少人对宋楠此举甚为意外,同时也对宋楠的看法大为改观。
五月暮春时节,宋府后园之中莺飞蝶闹草木融融花团锦簇,后园凉亭的阴凉处,宋楠靠在一张竹椅上眯眼小憩;俏婢婉儿站在宋楠身后替他轻轻的揉着鬓角,青鸾在旁边替宋楠埋头撰写着小几上的一大叠草稿。亭下远处草地上朱秀芙、叶芳姑、陆青璃、朱凤桐、沈云烟、杨蔻儿等人嘻嘻蹴鞠的声音传来,夹杂着几声奶声奶气的叫喊,那是宋楠的小儿女们也在跟着起哄。
事实上,这种情景已经是宋府的常态,随着时局的稳定,宋楠反倒清闲起来。杨蔻儿和陆青璃的耳朵也逐渐治疗好转,这一切都得益于李神医的妙手调教。当初李神医因预测正德的病情而担惊受怕逃离京城,现在正德驾崩了,他也去了干系,锦衣卫在四月里在南京找到了他,将他请回京城帮两女治疗。两女当日被震得耳膜破裂,确实濒临耳聋的危险,但经李神医治疗,如今虽有些耳背,但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听力。李神医说,随着时日越久,耳疾会逐渐康复;有了他的话,宋府上下也算是心中放下了大石头。
朝廷上,内有张永外有杨一清,京营中有张仑,他们都能独当一面,也用不着宋楠去操心琐事。宋楠得以享受闲暇之余,也开始着手思考关于大明未来的道路。
改革是必须的,大明朝的积弊太多,需要改的地方也太多,宋楠需要一件件的明确出来,然后按照次序一桩桩的推进,就像当日在马车上和朱凤桐所说的那番话一样,宋楠内心中给自己加了重担,大明朝的未来如何,自己能否让大明朝重新焕发生机,这才是重中之重。虽然宋楠也明白,一朝一代总有盛衰之替,就像人一样总是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宋楠只求在自己掌控的这段时间,给大明朝一些喘息之机,给百姓们多一些好日子过,至于身后百年之事,宋楠自问也顾及不到。
自穿越而来,宋楠从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像个忠臣顺民一样,为了这个封建的朝代呕心沥血想治国之策,然而这一切终究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宋楠心里感叹,自己无法改变大明朝,反倒是被大明朝改变了。
“王爷,这一篇誊写好了,您瞧瞧吧。”青鸾将散发着墨香的一叠纸张整理好,递到宋楠面前,她知道宋楠并没有睡着,只是眯眼享受而已。
宋楠睁开眼坐直身子,接过那一卷誊写好的纸张,但见纸上满是端端正正的簪花小楷,字迹清秀而端正。
“很好,你的字果然和你家小姐所说的那样,写的很好,至少比我写的好看多了。”宋楠笑道。
青鸾红了脸道:“王爷莫取笑小婢了,小婢的字只是跟着小姐练的,稚嫩的很。”
宋楠微笑道:“已经挺好了,拿笔来,我署上标题,明日去内阁给杨大人他们看看,再修改修改。”
青鸾答应一声,将沾好墨汁的笔递了过来,宋楠略一思索,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大明田亩改革策。写好后交给青鸾道:“装订好,休息一会再誊写另一篇。”
青鸾道:“不用休息了,小婢这就誊写,是写这一篇大明兵制改革策还是大明赋税改革策呢?”
宋楠笑道:“都要誊写,你自己决定吧,我去和她们蹴鞠一会,你也莫累着,也不是一时之事,慢慢写,慢慢写吧。”
青鸾答应一声,重新坐下,摆正姿势,又开始刷刷抄写起来。宋楠起身走下凉亭,看着草地上众女和儿女们嬉戏的身影,撸起袖子正欲过去,忽见通向园子门口的小径上,小郡主张珮媗正匆匆而来,忙迎上去笑道:“陪娘亲去庙里烧香回来了?”
小郡主点头道:“是,娘亲回房休息了。刚刚外宅有宫里太监到来,说是传太后懿旨,请你入宫觐见呢。”
宋楠愣了愣道:“太后?哪个太后?”
小郡主白了他一眼道:“还有哪个太后?西苑的那位现在已经是太皇太后了,还能有谁是太后?”
宋楠皱眉思忖,新皇的这位皇太后很是低调,新皇即位两个多月来,宋楠和群臣甚至都没有听过她说一句话,宋楠也曾数次率群臣去慈宁宫觐见,但隔着一层厚厚的帘幕,既看不清太后的容貌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交流都是靠她身边的女官来回穿梭于帘幕之外来进行。宋楠虽然觉得奇怪,但倒也没多想。有个这么个低调的太后不是坏事,像张太后那样喜欢参与政务,那才是值得担忧的。而现在这位低调的太后忽然主动召见自己觐见,这可有些不同寻常。
来到外宅,等候的传旨太监正在喝茶,宋楠问了几句,那太监显然什么也不知道,宋楠索性不再多问,换了官服跟随传旨太监一起出门进宫,半个时辰后,便身在皇宫之中。
走在静悄悄的慈宁宫的回廊上,宋楠的... -->>
朝中格局逐渐稳定,正德龙驭上宾之后的纷乱逐渐为人们所淡忘,杨廷和矫诏并作乱一案也于近日前宣布结案。事情本不复杂,矫诏是事实,怂恿张伟等人武力作乱也是事实,虽然杨廷和费宏等人口口声声是为大明朝社稷江山着想,要铲除朝中奸佞,干冒天下之大不韪,但这种论调却不足以救他们的命。
宋楠的本意并不想杀了杨廷和和费宏等人,毕竟这些都是朝廷曾经的重臣,在朝野上下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也许留着他们的命对自己会更有利;但宋楠也不想就这么轻易的饶了他们,毕竟这些人已经不可能为自己所用了,他们活着便会给不少阳奉阴违之人以希望。
正两难之际,传来了杨廷和费宏二人在诏狱之中自挂而死的消息,震惊之余,宋楠立刻明白了这是锦衣卫衙门知道自己难以下这个决心而玩的猫腻。宋楠将万志和黄辉召来严厉询问,万志和黄辉当然不肯承认,只说杨廷和自己清高,难以接受如今的处境,所以自挂而死。并说要去追查诏狱守卫失职之罪云云。
宋楠瞪视他们半晌,终于无可奈何,最后说出一番话来:“你们也莫狡辩了,你们跟随我多年,我还不了解你们么?我知道你们是怕我难以下决心,所以私下里解决了他们,这件事你们做的很不对。记住一件事,如今朝廷的形势已经不同以前,从今以后这等手段不可再用,否则我必不会容你们。大明要中兴,朝廷要励精图治,必须稳定为先,不能再搞这些激烈的手段。此时不收敛,便会积累仇怨,到了将来的某个时候,清算也更加的猛烈。将来无论遇到什么事,要有容人之量,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切莫再搞这些手段。”
杨廷和费宏的死果然引起朝中旧臣们的不满,不是他们不该死,而是这种死法实难服众。但锦衣卫诏狱随即出示了杨廷和的狱中日记,内阁经过研读之后一致认为,杨廷和和费宏之死确系自杀,杨廷和临死前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可为其萌生死志的明证。
“余一生修身自持,少年时便立下为国尽忠之志,入仕后得皇上恩宠恩师提携,忝居高位。然余上负圣意,下负百姓,为名利私心所扰,以至于昏聩耳目,做出有悖人臣之举,实愧对先皇,愧对天下人。余每思之,泪下如雨,锥心似狂,实难自谅。余心本无悖逆之心,然事实俱在,百口莫辩,先皇已去,何以剖白?泉下见先皇之日,先皇亦可恕臣,谅臣否?”
锦衣卫诏狱看守们也提供了看守记录,杨廷和自杀之前,好几日夜不能寐,在牢房之中踱步呢喃,守卫们听到他口中所说的反反复复都是那一句话:“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以上两点证据足以佐证杨廷和畏罪自杀的真实性,而费宏的死也定是见杨廷和自裁,所以也随之而去,两人之间有提携互佐之谊,费宏又是个直性子的人,他跟随杨廷和自挂而死也是极有可能。
虽然很多人的心中尚有疑问,但事已至此,他们也丝毫没有办法,好在让他们感到安慰的是,镇国郡王宋楠上奏皇上宽恕了杨廷和和费宏的家人,令其举家外迁回原籍,子孙永世不得入仕,也算是保全了杨费两家的血脉。不少人对宋楠此举甚为意外,同时也对宋楠的看法大为改观。
五月暮春时节,宋府后园之中莺飞蝶闹草木融融花团锦簇,后园凉亭的阴凉处,宋楠靠在一张竹椅上眯眼小憩;俏婢婉儿站在宋楠身后替他轻轻的揉着鬓角,青鸾在旁边替宋楠埋头撰写着小几上的一大叠草稿。亭下远处草地上朱秀芙、叶芳姑、陆青璃、朱凤桐、沈云烟、杨蔻儿等人嘻嘻蹴鞠的声音传来,夹杂着几声奶声奶气的叫喊,那是宋楠的小儿女们也在跟着起哄。
事实上,这种情景已经是宋府的常态,随着时局的稳定,宋楠反倒清闲起来。杨蔻儿和陆青璃的耳朵也逐渐治疗好转,这一切都得益于李神医的妙手调教。当初李神医因预测正德的病情而担惊受怕逃离京城,现在正德驾崩了,他也去了干系,锦衣卫在四月里在南京找到了他,将他请回京城帮两女治疗。两女当日被震得耳膜破裂,确实濒临耳聋的危险,但经李神医治疗,如今虽有些耳背,但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听力。李神医说,随着时日越久,耳疾会逐渐康复;有了他的话,宋府上下也算是心中放下了大石头。
朝廷上,内有张永外有杨一清,京营中有张仑,他们都能独当一面,也用不着宋楠去操心琐事。宋楠得以享受闲暇之余,也开始着手思考关于大明未来的道路。
改革是必须的,大明朝的积弊太多,需要改的地方也太多,宋楠需要一件件的明确出来,然后按照次序一桩桩的推进,就像当日在马车上和朱凤桐所说的那番话一样,宋楠内心中给自己加了重担,大明朝的未来如何,自己能否让大明朝重新焕发生机,这才是重中之重。虽然宋楠也明白,一朝一代总有盛衰之替,就像人一样总是有生老病死的过程,但宋楠只求在自己掌控的这段时间,给大明朝一些喘息之机,给百姓们多一些好日子过,至于身后百年之事,宋楠自问也顾及不到。
自穿越而来,宋楠从未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像个忠臣顺民一样,为了这个封建的朝代呕心沥血想治国之策,然而这一切终究在自己身上发生了,宋楠心里感叹,自己无法改变大明朝,反倒是被大明朝改变了。
“王爷,这一篇誊写好了,您瞧瞧吧。”青鸾将散发着墨香的一叠纸张整理好,递到宋楠面前,她知道宋楠并没有睡着,只是眯眼享受而已。
宋楠睁开眼坐直身子,接过那一卷誊写好的纸张,但见纸上满是端端正正的簪花小楷,字迹清秀而端正。
“很好,你的字果然和你家小姐所说的那样,写的很好,至少比我写的好看多了。”宋楠笑道。
青鸾红了脸道:“王爷莫取笑小婢了,小婢的字只是跟着小姐练的,稚嫩的很。”
宋楠微笑道:“已经挺好了,拿笔来,我署上标题,明日去内阁给杨大人他们看看,再修改修改。”
青鸾答应一声,将沾好墨汁的笔递了过来,宋楠略一思索,在白纸上写下一行字:大明田亩改革策。写好后交给青鸾道:“装订好,休息一会再誊写另一篇。”
青鸾道:“不用休息了,小婢这就誊写,是写这一篇大明兵制改革策还是大明赋税改革策呢?”
宋楠笑道:“都要誊写,你自己决定吧,我去和她们蹴鞠一会,你也莫累着,也不是一时之事,慢慢写,慢慢写吧。”
青鸾答应一声,重新坐下,摆正姿势,又开始刷刷抄写起来。宋楠起身走下凉亭,看着草地上众女和儿女们嬉戏的身影,撸起袖子正欲过去,忽见通向园子门口的小径上,小郡主张珮媗正匆匆而来,忙迎上去笑道:“陪娘亲去庙里烧香回来了?”
小郡主点头道:“是,娘亲回房休息了。刚刚外宅有宫里太监到来,说是传太后懿旨,请你入宫觐见呢。”
宋楠愣了愣道:“太后?哪个太后?”
小郡主白了他一眼道:“还有哪个太后?西苑的那位现在已经是太皇太后了,还能有谁是太后?”
宋楠皱眉思忖,新皇的这位皇太后很是低调,新皇即位两个多月来,宋楠和群臣甚至都没有听过她说一句话,宋楠也曾数次率群臣去慈宁宫觐见,但隔着一层厚厚的帘幕,既看不清太后的容貌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交流都是靠她身边的女官来回穿梭于帘幕之外来进行。宋楠虽然觉得奇怪,但倒也没多想。有个这么个低调的太后不是坏事,像张太后那样喜欢参与政务,那才是值得担忧的。而现在这位低调的太后忽然主动召见自己觐见,这可有些不同寻常。
来到外宅,等候的传旨太监正在喝茶,宋楠问了几句,那太监显然什么也不知道,宋楠索性不再多问,换了官服跟随传旨太监一起出门进宫,半个时辰后,便身在皇宫之中。
走在静悄悄的慈宁宫的回廊上,宋楠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