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贡院外来自南直隶各地的考生汇聚一堂,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若是能中举,便能参加明年的会试。
对于穷尽一生的读书人,科举就等于一切,人生的转折起伏皆在于此。
后世对于科举的评价诸多,有好有坏,在李兆看来,就算八股文坑害了千年来的读书人,但若是没有科举取士,那寒门庶子更是难有出头之日。
【1】【6】【6】【小】【说】
李公子乘着马车来到考场外。
“这规模倒是超出想象。”
:李兆感叹道,眼前这得有上千人啊。
林婉儿从食盒里取出准备好的鸡汤,盛好一碗一口一口的给李兆喂。
“公子一定能榜上有名的。”
:林婉儿说道。
周围的学子都投来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林婉儿可是南京城所有男人的梦想啊,眼睁睁看着她给别人喂汤,简直是考试前的杀人诛心啊!
奈何却没有一人敢说什么菲薄之言。
原因很简单,贡院外还有不少女子,这些都是早早便来到这儿给李公子加油助威的粉丝团。
人群中李兆看到一个熟面孔:“枝山兄。”
正是之前与李兆在花满楼斗词的江南四大才子,祝允明。
这家伙的长相太特别了,即便是在人群中也能一眼找到。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祝允明凑上来:“李公子也来参加乡试?”
李兆回道:“我不过是来试试,不像你们准备得都很充分。”
“哈哈哈,李公子谬赞了。”
:祝允明尴尬道。
这已经是祝允明第五次参加乡试,想他十八岁的时候就中了秀才,接着十二年以来却是一次次的落榜,时至今日,祝允明心里也没有多少底了。
李兆安慰道:“没事,现在不算艰难,以后会更艰难。”
“啊?”
:祝允明一脸懵逼的看着李兆,李公子有你这么安慰人的吗?
李兆是知道的,这家伙这次是能中举的,但后面会试更艰难,甚至祝允明考了七次都没有考中进士,连他儿子都考中了,他还是个举人,后来年纪大了便是以举人选官被丢到广东一个地方去当知县,只能说这家伙确实没有考试的天赋。
几个南京监生走过来,看着祝允明便开始打趣:“老祝啊,还来考啊?”
“你这份学识,怕是今年也得名落孙山吧。”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我劝你还是早点回老家去种地吧。”
塔读小~。
>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面对众人的调笑,祝允明有气也说不出来,他已经是三十三岁的人了,自己是什么情况他心里清楚,他本就身有残疾,若不是靠着一首书法还算登堂入室,早就负担不起一家人的开销。
李兆拍拍祝允明的肩膀,对一众监生道:“诸位,以我看来,枝山兄今年必定高中,而且诸位望尘莫及。”
“哈哈哈哈!”
回应李兆的是监生们的嘲笑,这让一旁的祝允明更加难堪。
李兆让林婉儿给祝允明也盛了一碗汤,小声说道:“枝山兄,记住我的话,流民之乱,括户之法。”
原本垂头丧气的祝允明瞬间瞪大眼睛,李兆这八个字听起来简单,但他明白,这很有可能就是今朝乡试的考题。
“李公子....这...这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