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清末洋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曾国藩这几个月很受煎熬,他自诩忠贞之士,可是最近屡次抗旨行事,咸丰皇帝下了三道圣旨,让他率领湘军进戍河北地区,都被他以正在整军的借口拖延。
自从曾国藩率湘军主力进驻湖南衡州抵御左宗棠的大汉军,衡州知府高人鉴就很识趣的将府衙让出来,他巴不得湘军进驻衡州。
高人鉴明白湘军是块硬骨头,大汉军轻易不会攻打,自己也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僚。
湖北传来消息,湖广总督官文被罢免!曾国藩心思复杂,急忙召幕僚商议对策,官文最近与湘军相处默契,胡林翼升任云贵总督,湖北督抚又被换,以后湘军在湖北又要陷入困顿。
听曾国藩抱怨,郭嵩焘道:“这皇上也着急了,官文报喜不报忧,谁都知道其中定有猫腻。”
郭嵩焘在江西打了败仗,这让他明白自己不是领兵作战的那块料,感觉很丢面子,就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递给曾国藩,自己回乡隐居,曾国藩正好路径长沙,就把他‘抓’了过来,随军行动。
陈世杰看着曾国藩,问道:“曾公可有应对之策?”
曾国藩苦笑:“这徐良是户部侍郎,我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与他交情匪浅,只是曾某经历了江西巡抚陈其迈这件事,也不敢保证这徐良会如何对待湘军。”
刘蓉开门见山的道:“各位忽忧,经过官文默许,湘军已经融入湖广地方。现在湘军势大,是湖广总督有求于我们。而不是我们受制于湖广总督,这徐良识趣就罢了。要与湘军对着干,就让他出个意外,朝廷天高地远,又有短毛拦住去路,湘军无忧。”
众人瞪大双眼,惊奇的看着刘蓉,不明白他为何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要是在湘军草创的时候,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刘蓉这话也有底细。前几天他收到王錱的来信,称李续宾没有战死,而是被俘,如今就关押在南京,王錱在信里有意无意的劝他静观其变,这对他的思想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心思活泛起来,湘军是湖南人的湘军,何必为朝廷陪葬。
曾国藩强笑道:“霞仙笑了。湖广总督代表的是朝廷脸面,我等焉能加害。”
他还是不习惯将这些阴谋诡计拿到桌面上谈,他是一位理学家,怎能当众讨论这些大逆不道之事!有损他的脸面与威信。
刘蓉心中暗笑。湘军也汉军默契的在永州、桂阳洲、宝庆府这些地方对峙,不就是等待着汉军北伐的结果吗,朝廷胜。湘军就立即开战,击贼!汉军胜。这可就要好好考虑了,以曾国藩为首的人主张为朝廷效死。以刘蓉、李续宜为首的人主张和谈,奇怪的是在湘军里赞成和谈的将领、幕僚占大多数,赞成为朝廷效死的都是一些曾国藩的死忠分子,完全听命于曾国藩的态度,就连胡林翼的态度也暧昧不清,不和谈也没表态开战。
曾国藩见刘蓉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中暗暗恼火,刘蓉纠集罗泽南旧部与他对着干,这让他束手束脚,每当发布作战命令,总有那么几个将领提出意见,让他把短毛赶出湖南的计划,一再拖延。
陈世杰见感觉氛异常,决定把话开了,免得每次会议都是不欢而散,心里组织语句,决定先开个头,道:“自从湘军组建以来,朝廷就一直压制,军饷多部分就是曾公、胡公筹措,所以底下将领对朝廷颇有怨言,如今汉军在湖南边界停滞不前,其中也有璞山的一份功劳,他不忍见三湘生灵涂炭,力劝左宗棠陈兵于边界,这也为我湘军立了一大功劳,他的湘军叛逆,有冤枉璞山了。”
曾国藩真的生气了,王錱为湘军叛逆,是他亲自下的结论,没想到陈世杰竟敢当众反驳,把到嘴的话语又咽了回去,他到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与他背道而驰。
郭嵩焘看看曾国藩,又看看刘蓉,道:“无论如何,王錱降贼都是不争事实,光凭这一他是叛逆也不为过。”
郭嵩焘是进士,在翰林院做过官,对朝廷的忠心程度跟曾国藩没什么两样。
幕僚胡大任撇见刘蓉鼓励声色,心虚的看了一眼曾国藩,声道:“湘军是湖南人的湘军,理应保护湖南百姓不受战火折磨,如今汉军势大,只在湖南边境就有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胡公督抚云贵,又带走了一部湘军,湖南这里最好还是维持现状,湘军再也承受不住靖港那样的败仗,我们要大局为重。”
有人带头,刘锦堂就放心许多,接着道:“就皇上命我们勤王的事情,湘军处于汉军三面包围,出省作战只有湖北一条出路,而湖北易攻难守,武昌更是毫无险要,先后被敌军攻占三次,这样算来,我们湘军北上很容易被截断后路,无根飘萍,寄人篱下,自生自灭,这都不是在座诸位所期望的。”
“如果北上勤王,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发生!”刘蓉当着曾国藩的面强调,他就是要让曾国藩认清现实,不要抱着虚无缥缈的尽忠思想,拉着湘军为大清陪葬。
郭嵩焘挨个的看了一遍,除了坐在角落缩着头的高人鉴,竟然全都额首,这帮混蛋想逼宫?
曾国藩觉得湘军出现这种思想很危险,斟酌了下语言,板着面孔道:“湘军以‘忠’、‘孝’二字成军,万万不可做出叛逆之事,北上勤王之事确实不妥,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不会出兵,大家放心,可是投降大汉之事谁都不准再提。”
郭嵩焘觉得曾国藩的不够深刻,补充道:“曾公是湘军大帅,大家有什么话就当众出来。不能搞团体,这像什么话!你搞一个。我搞一个,这与绿营兵有什么区别。长此以往,湘军还怎么打仗。”
郭嵩焘完就看着刘蓉,意思很明显,你刘蓉就是搞团体的人。
刘蓉决定摊牌,他有足够的底气服曾国藩,微微一笑,开口道:“曾公得对,投降大汉我也是不赞成的,毕竟我们还拿着大清的俸禄。做大清的臣子,汉军北伐,不出半年,湖南、湖北、云南与北京的联系就会被彻底隔绝,所以,我提议这几省联合互保,共同进退,曾公认为如何?”... -->>
曾国藩这几个月很受煎熬,他自诩忠贞之士,可是最近屡次抗旨行事,咸丰皇帝下了三道圣旨,让他率领湘军进戍河北地区,都被他以正在整军的借口拖延。
自从曾国藩率湘军主力进驻湖南衡州抵御左宗棠的大汉军,衡州知府高人鉴就很识趣的将府衙让出来,他巴不得湘军进驻衡州。
高人鉴明白湘军是块硬骨头,大汉军轻易不会攻打,自己也加入了曾国藩的幕僚。
湖北传来消息,湖广总督官文被罢免!曾国藩心思复杂,急忙召幕僚商议对策,官文最近与湘军相处默契,胡林翼升任云贵总督,湖北督抚又被换,以后湘军在湖北又要陷入困顿。
听曾国藩抱怨,郭嵩焘道:“这皇上也着急了,官文报喜不报忧,谁都知道其中定有猫腻。”
郭嵩焘在江西打了败仗,这让他明白自己不是领兵作战的那块料,感觉很丢面子,就写了一封书信,托人递给曾国藩,自己回乡隐居,曾国藩正好路径长沙,就把他‘抓’了过来,随军行动。
陈世杰看着曾国藩,问道:“曾公可有应对之策?”
曾国藩苦笑:“这徐良是户部侍郎,我在北京为官的时候与他交情匪浅,只是曾某经历了江西巡抚陈其迈这件事,也不敢保证这徐良会如何对待湘军。”
刘蓉开门见山的道:“各位忽忧,经过官文默许,湘军已经融入湖广地方。现在湘军势大,是湖广总督有求于我们。而不是我们受制于湖广总督,这徐良识趣就罢了。要与湘军对着干,就让他出个意外,朝廷天高地远,又有短毛拦住去路,湘军无忧。”
众人瞪大双眼,惊奇的看着刘蓉,不明白他为何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要是在湘军草创的时候,早就被扫地出门了。
刘蓉这话也有底细。前几天他收到王錱的来信,称李续宾没有战死,而是被俘,如今就关押在南京,王錱在信里有意无意的劝他静观其变,这对他的思想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他的心思活泛起来,湘军是湖南人的湘军,何必为朝廷陪葬。
曾国藩强笑道:“霞仙笑了。湖广总督代表的是朝廷脸面,我等焉能加害。”
他还是不习惯将这些阴谋诡计拿到桌面上谈,他是一位理学家,怎能当众讨论这些大逆不道之事!有损他的脸面与威信。
刘蓉心中暗笑。湘军也汉军默契的在永州、桂阳洲、宝庆府这些地方对峙,不就是等待着汉军北伐的结果吗,朝廷胜。湘军就立即开战,击贼!汉军胜。这可就要好好考虑了,以曾国藩为首的人主张为朝廷效死。以刘蓉、李续宜为首的人主张和谈,奇怪的是在湘军里赞成和谈的将领、幕僚占大多数,赞成为朝廷效死的都是一些曾国藩的死忠分子,完全听命于曾国藩的态度,就连胡林翼的态度也暧昧不清,不和谈也没表态开战。
曾国藩见刘蓉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中暗暗恼火,刘蓉纠集罗泽南旧部与他对着干,这让他束手束脚,每当发布作战命令,总有那么几个将领提出意见,让他把短毛赶出湖南的计划,一再拖延。
陈世杰见感觉氛异常,决定把话开了,免得每次会议都是不欢而散,心里组织语句,决定先开个头,道:“自从湘军组建以来,朝廷就一直压制,军饷多部分就是曾公、胡公筹措,所以底下将领对朝廷颇有怨言,如今汉军在湖南边界停滞不前,其中也有璞山的一份功劳,他不忍见三湘生灵涂炭,力劝左宗棠陈兵于边界,这也为我湘军立了一大功劳,他的湘军叛逆,有冤枉璞山了。”
曾国藩真的生气了,王錱为湘军叛逆,是他亲自下的结论,没想到陈世杰竟敢当众反驳,把到嘴的话语又咽了回去,他到想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与他背道而驰。
郭嵩焘看看曾国藩,又看看刘蓉,道:“无论如何,王錱降贼都是不争事实,光凭这一他是叛逆也不为过。”
郭嵩焘是进士,在翰林院做过官,对朝廷的忠心程度跟曾国藩没什么两样。
幕僚胡大任撇见刘蓉鼓励声色,心虚的看了一眼曾国藩,声道:“湘军是湖南人的湘军,理应保护湖南百姓不受战火折磨,如今汉军势大,只在湖南边境就有数十万大军虎视眈眈,胡公督抚云贵,又带走了一部湘军,湖南这里最好还是维持现状,湘军再也承受不住靖港那样的败仗,我们要大局为重。”
有人带头,刘锦堂就放心许多,接着道:“就皇上命我们勤王的事情,湘军处于汉军三面包围,出省作战只有湖北一条出路,而湖北易攻难守,武昌更是毫无险要,先后被敌军攻占三次,这样算来,我们湘军北上很容易被截断后路,无根飘萍,寄人篱下,自生自灭,这都不是在座诸位所期望的。”
“如果北上勤王,这种情况是一定会发生!”刘蓉当着曾国藩的面强调,他就是要让曾国藩认清现实,不要抱着虚无缥缈的尽忠思想,拉着湘军为大清陪葬。
郭嵩焘挨个的看了一遍,除了坐在角落缩着头的高人鉴,竟然全都额首,这帮混蛋想逼宫?
曾国藩觉得湘军出现这种思想很危险,斟酌了下语言,板着面孔道:“湘军以‘忠’、‘孝’二字成军,万万不可做出叛逆之事,北上勤王之事确实不妥,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不会出兵,大家放心,可是投降大汉之事谁都不准再提。”
郭嵩焘觉得曾国藩的不够深刻,补充道:“曾公是湘军大帅,大家有什么话就当众出来。不能搞团体,这像什么话!你搞一个。我搞一个,这与绿营兵有什么区别。长此以往,湘军还怎么打仗。”
郭嵩焘完就看着刘蓉,意思很明显,你刘蓉就是搞团体的人。
刘蓉决定摊牌,他有足够的底气服曾国藩,微微一笑,开口道:“曾公得对,投降大汉我也是不赞成的,毕竟我们还拿着大清的俸禄。做大清的臣子,汉军北伐,不出半年,湖南、湖北、云南与北京的联系就会被彻底隔绝,所以,我提议这几省联合互保,共同进退,曾公认为如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