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两千刀纸两个月搞定了。
剩下的时间崔琰安排生产了一千刀用了草木灰漂白的。
出来的纸张也证明了崔天赐的所言不虚。
父亲能看着作坊,对于崔天赐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自己终于又可以安心读会书了。
自己那个实在且有探究精神的徒弟,已经被他送回了杭州城。
崔天赐亲自去送的,顺便去找了下刘贺。
再次看到刘贺,崔天赐都怀疑自己的眼睛,这还是我认识的刘贺吗?衣服还是那件衣服,人还是那个人,给人的感觉却完全变了。
说是神采飞扬或许有点过了,不过比起以往那个眼中满是落寞的刘贺来说,现在眼中放着华彩,走路昂首挺胸,颇有些器宇轩昂的模样。
“刘兄最近精神焕发啊!”
崔天赐笑着说。
“有吗?”
刘贺有些不好意思。
“很有,简直判若两人。”
崔天赐说的很肯定。
刘贺被说的脸色发红,赶忙转换话题道:“公子,你所要找的店铺已经有些眉目了。
“哦?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崔天赐有些意外。
崔天赐来过几次杭州,也留意了一下杭州城的门店。
杭州城商业已经是极为发达。
沿街位置好的店铺已经都有人家在做生意。
偶尔有一两个租赁或者出售的,位置都是相当偏僻了。
崔天赐之前对刘贺有交代,门店必须要考虑选在离富人区近的地方,还要醒目!
现在读书写字基本还是富人的专利。
穷人即便认识几个字也不会常写,现在的交通又不便利,就决定了位置的重要性要大大高于后世。
如果没有合适的位置,崔天赐宁愿推迟开门店的时间,也不愿草草定下一个门店。
这是关系到崔氏纸坊的纸在杭州城里能否一炮打响的大事。
“此事说来也巧,当年我们家店铺的一个伙计,现在在一家铺子里做掌柜的。
我这段时间打听门店的事情,被他知道了。
他找到我说,当年我父亲出手的一个铺子,东
家是东京汴梁人,现在年事已高,想回东京养老,有意转手这个铺子。”
崔天赐一听大喜。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
不过转念一想,天下哪会有这么巧的好事。
忙问道:“你是怎么给他们讲的,可是说你自己找门店?”
“是啊!
因为不知道你最终中意不中意,所以才说是我个人要找。”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