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我要做首辅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毅只有字,没有号,行之,是唐顺之对他的勉励,凡事知易行难。
儒家士人集团,两千年来,一直依附在皇权身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寄生虫,那么多才智之士,就没人看得出来吗?
唐毅敢说,绝对有目光如炬的前辈,只是要想改变,真的太难了。
就以大明为例,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只有两万多人,每三年一次科举,每次至多录取三四百人。
而内廷呢,号称十万太监,还有那么多宗室皇亲,外戚勋贵,算起来数量十分惊人。文官集团不合作,大不了放出宦官,总有不要脸的文人会巴结趋奉皇帝。
说白了,儒家文人就是皇帝养的一条狗,如何指望着狗能和主人平起平坐。
假如唐毅早穿越五十年,他都不会有改变千百年规矩的念头,最多他做一个权臣,最好把皇帝老子干掉,自己取而代之,顺便再把野猪皮的先人团灭了,如此而已。
可是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一切都有了转机。
美洲金银被发现,海外贸易快速繁荣,带动了江南的工商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城市化。
大量的百姓离开乡村,走进城市,变成工人。
城市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个村子里,每一个人都互相认识,算来算去,几乎都能沾亲带故,都说得上话,有了矛盾,内部就解决了。
可城市不一样,环顾四周,几乎都是陌生人,也没有亲属在身边,人就变得没有安全感,故此,市民往往希望有规矩,有法律,有官府能够保护他们。
东南的社会结构正在剧变,从秦始皇之后,几乎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如果还沉醉在过去的套路,唐毅觉得太可惜了。
文人不是少吗?
就大办教育,很快光是东南就会有上千万读书识字的人。皇帝的爪牙再多,也没法相比。这些人就是唐毅最强大的盟友。
不是皇权根深蒂固吗?
读书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加上心学传播,把人从三纲五常拉出来,重新审视皇权,就变得容易多了。
事实上东南这些年已经出现了太多的新东西,太多离经叛道的观念。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盏指引他们的明灯!
就像发生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有思想启蒙一般,东方也需要一场观念的变革,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构建出来的文化基因,泽被两千年。
发展到了如今,旧有的观念已经不够用了,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很显然,熟识历史脉络的唐毅,就是最佳的人选。
发扬光大心学,做一个两千年来,超越孔老夫子的圣贤。唐毅觉得这个目标似乎比起做帝王将相更有吸引力,一千年后,人们或许都忘了唐朝有多少皇帝,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却万古流传。
让自己的著述成为千百年后,必读的课本,想到这里,唐毅就觉得非常得意,值得尝试。
追求不一样,境界拔高了,唐毅的想法也就不同了,他和徐阶说要退归林泉,并不是一句假话,而是真实的想法。
圣贤要立德、立言、立功,合起来叫三不朽,据说历代以来,只有两个人做到,一个是孔老夫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
在阳明公的老家,有一副对联,写的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何其潇洒,何其霸气。
圣贤比起开创一个朝代的皇帝还要稀少,唐毅默默思量着,自己距离圣人还有多远呢?
他重建市舶司,开过海,招降倭寇,勉强算是立功,至于另外两样,还差着很多,立言难度倒是不大。
唐毅这些年钻研心学,有些体会,结合后世流行的观念,开创一些学科,弄出一些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概念,也就算立言了。
至关重要的就是立德!
什么叫立德?
唐毅觉得解决掉君权神授,真正让士人集团掌握国家,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太平,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大德。
拘泥于一两个官位的得失,根本没有意思,这一次东南百姓百万联名,吓到了嘉靖,惊到了徐阶,更震撼了天下。
如果唐毅还留在位置上,不管是嘉靖,还是徐阶,或者杨博之流,他们都会把唐毅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要把他干掉。
无他,太过强大耳!
倘若唐毅退了一步,避开嘉靖的攻击,东南的新兴集团必然会面临嘉靖的打击。有了生存危机,才能让他们更清楚处境,一方面会加紧抱团,对皇权失望。厌恶、憎恨,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有人充当指路明灯,告诉大家... -->>
唐毅只有字,没有号,行之,是唐顺之对他的勉励,凡事知易行难。
儒家士人集团,两千年来,一直依附在皇权身上,成为了这片土地的寄生虫,那么多才智之士,就没人看得出来吗?
唐毅敢说,绝对有目光如炬的前辈,只是要想改变,真的太难了。
就以大明为例,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只有两万多人,每三年一次科举,每次至多录取三四百人。
而内廷呢,号称十万太监,还有那么多宗室皇亲,外戚勋贵,算起来数量十分惊人。文官集团不合作,大不了放出宦官,总有不要脸的文人会巴结趋奉皇帝。
说白了,儒家文人就是皇帝养的一条狗,如何指望着狗能和主人平起平坐。
假如唐毅早穿越五十年,他都不会有改变千百年规矩的念头,最多他做一个权臣,最好把皇帝老子干掉,自己取而代之,顺便再把野猪皮的先人团灭了,如此而已。
可是随着大航海时代来临,一切都有了转机。
美洲金银被发现,海外贸易快速繁荣,带动了江南的工商发展,进而又推动了城市化。
大量的百姓离开乡村,走进城市,变成工人。
城市和农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一个村子里,每一个人都互相认识,算来算去,几乎都能沾亲带故,都说得上话,有了矛盾,内部就解决了。
可城市不一样,环顾四周,几乎都是陌生人,也没有亲属在身边,人就变得没有安全感,故此,市民往往希望有规矩,有法律,有官府能够保护他们。
东南的社会结构正在剧变,从秦始皇之后,几乎是第一次出现这种局面。如果还沉醉在过去的套路,唐毅觉得太可惜了。
文人不是少吗?
就大办教育,很快光是东南就会有上千万读书识字的人。皇帝的爪牙再多,也没法相比。这些人就是唐毅最强大的盟友。
不是皇权根深蒂固吗?
读书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加上心学传播,把人从三纲五常拉出来,重新审视皇权,就变得容易多了。
事实上东南这些年已经出现了太多的新东西,太多离经叛道的观念。
他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盏指引他们的明灯!
就像发生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还有思想启蒙一般,东方也需要一场观念的变革,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构建出来的文化基因,泽被两千年。
发展到了如今,旧有的观念已经不够用了,推陈出新,势在必行。
很显然,熟识历史脉络的唐毅,就是最佳的人选。
发扬光大心学,做一个两千年来,超越孔老夫子的圣贤。唐毅觉得这个目标似乎比起做帝王将相更有吸引力,一千年后,人们或许都忘了唐朝有多少皇帝,李白和杜甫的诗篇却万古流传。
让自己的著述成为千百年后,必读的课本,想到这里,唐毅就觉得非常得意,值得尝试。
追求不一样,境界拔高了,唐毅的想法也就不同了,他和徐阶说要退归林泉,并不是一句假话,而是真实的想法。
圣贤要立德、立言、立功,合起来叫三不朽,据说历代以来,只有两个人做到,一个是孔老夫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
在阳明公的老家,有一副对联,写的就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
何其潇洒,何其霸气。
圣贤比起开创一个朝代的皇帝还要稀少,唐毅默默思量着,自己距离圣人还有多远呢?
他重建市舶司,开过海,招降倭寇,勉强算是立功,至于另外两样,还差着很多,立言难度倒是不大。
唐毅这些年钻研心学,有些体会,结合后世流行的观念,开创一些学科,弄出一些被人们广为接受的概念,也就算立言了。
至关重要的就是立德!
什么叫立德?
唐毅觉得解决掉君权神授,真正让士人集团掌握国家,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太平,那才是真正的大功大德。
拘泥于一两个官位的得失,根本没有意思,这一次东南百姓百万联名,吓到了嘉靖,惊到了徐阶,更震撼了天下。
如果唐毅还留在位置上,不管是嘉靖,还是徐阶,或者杨博之流,他们都会把唐毅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要把他干掉。
无他,太过强大耳!
倘若唐毅退了一步,避开嘉靖的攻击,东南的新兴集团必然会面临嘉靖的打击。有了生存危机,才能让他们更清楚处境,一方面会加紧抱团,对皇权失望。厌恶、憎恨,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有人充当指路明灯,告诉大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