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舂秋我为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s:大章一顶二了,之后几天都是两更
她有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烘托着变化无常的云烟,山尖离地三里半,最高处消失在冰冷的雾气之中。,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果然名不虚传。”
第一次遥遥看到泰山雄姿的赵无恤不由发出了嗟叹,放在整个中国看,它的海拔实属平常。但搁在平坦丘陵遍布的齐鲁,的确可以称之为“仰之弥高”了,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不愧岱宗之称,历朝历代封禅之地。
而夹谷正好位于泰山脚下,曲阜东北方两百里处,临淄西南二百五十里处。这是鲁国和齐国的天然边境,也是春秋以来鲁人防止强邻南侵的屏障。
清晨时分,赵无恤与孔子乘车穿过泰山投射下的阴影,进入夹谷。
赵无恤对身侧骑行的几名军吏说道:“最初时,齐国的疆域是‘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可现在,经过两百年的扩张,齐人早已穿过天下奇险穆陵关,一路攻克了长勺等地,占据了泰山北麓大量土地,但无数兵马命丧于此,却依然无法攻克峡谷。”
此刻,夹谷正沐浴在静谧的晨光之中。
石砌工事在此起彼伏的峰峦间骤然缩小又骤然展开,绿野、蓝天和只有光秃秃白色岩石的山尖骤然呈现。
峡谷在他们面前绵延,直至雾气弥漫的东北方,这乃是一个祥和恬静的国度。四面受群山庇护,内中是肥沃的黑壤。狭窄而奔流急促的溪川,还有在阳光下明亮如镜的水洼。
这儿。便是此次和谈的地点了。
早在半月前,孔子便派人和齐国的使者会面,在此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阶三级,以便两国之君相会。所以赵无恤远远便看见如同埃及金字塔般高大的盟坛,下方则是密密麻麻,旗鼓整齐的齐国人。
“止!”孔子抬起手让众人停下。
他停车按剑,遥望对面的嘉宾。估算了下他们的人数后叹了口气:“不下两千余人,一师之众,俱有甲兵车乘。齐人果然来者不善,所幸子泰早有准备,左右二司马带兵同行,不然和谈还未开始,吾等便要被齐人的军势压倒了!”
孔子派弟子闵子骞过去交涉,问问齐人究竟意欲何为。
半响后,闵子骞乘着车回来了。对孔子说道:”夫子,是齐侯的仪仗,说是今日请国君观兵。”
赵无恤冷笑:“观兵?两国和谈,不兴甲兵。齐侯此举,是想要威吓吾等罢!”
就在这时,对面的齐人却先动了。
却见齐侯雍容的大车位于中间。被穿着齐国兵卒团团护卫,旌旗招展。金鼓钟罄在侧,随行的乐师看见鲁国人过来就开始没命地敲响。声音响彻夹谷,以壮军威。
随着“欢迎”鲁国人到来的钟鼓鸣响,齐国的十乘戎车开动了,后方有百人军阵紧随其后。
只见车上的士大夫都穿着漆成火红色的皮甲,像一团鲜红的火焰;车下的兵卒则穿着白色的上裳下衣,打着白色的旗帜,带着白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
他们气势雄壮,仿佛想要直接冲杀过来,冲透鲁人的队伍
看着朝这边飞奔的齐兵,鲁国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有胆小的已经想跳头离开,避其锋芒了,连鲁侯和三桓在后面的车驾也有掉头的趋势。
“勿惊!”孔子身材高大,举起的手后方能清楚看见,他如同一根擎天的梁柱,将齐人带来的压力挡在前方,稳住了众人的情绪。
赵无恤也在约束后面的人道:“勿慌,师尚父以十乘百夫致师,于是殷卒倒戈,这是齐国的开国者太公望在牧野之战的成名之作,齐国人在会盟时最爱仿照出来威吓对手。”
果然,齐人气势汹汹地奔了一段距离后,在半里外停下了脚步,分为两侧站立,挑衅的目光盯着鲁国这边。
片刻后,齐国的小行人则径自乘车过来,他面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欣赏着一些鲁人脸上的忐忑神情。
“寡君先至,列下兵卒演练,特邀鲁侯一同观礼!”
鲁国车队一时沉默,所有人都清楚,齐侯邀请鲁人去会盟台下会面,名为欢迎,实为下马威!
一时间,鲁国人这边有些不知所措,就让自己的国君从齐兵所夹的通道上过去?他们有点不敢,但若是不走,却又显得自己胆怯,这该如何是好?
齐人料定鲁国人软弱,所以摆出了一副强军的架势,他们虽然愿意和谈,赠送了足够分量的礼物,然而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诚意不足。齐人依然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大邦,鄙夷鲁国,一面要和好,一面却想在任何方面都压鲁人一头不可。
这是齐国两百年来崛起称霸,鲁国两百年来积贫积弱的惯性。
而没有任何雄心,只知道守户的三桓,则想顺着这惯性,和鲁侯一起过去服软了。
“等等”
孔子有些不甘心,他也在思索对策,今日的外交之权是他从三桓手里强行要来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和谈的成败,乃至于鲁国的利益。
赵无恤眯着眼孰视对面的齐人,突然说道:“我听闻,三卿打算向齐人卑躬屈膝,割地、纳币也在所不惜,夫子认为如何?”
孔子看着赵无恤,却不答,而是反问道:“子泰将欲如何?”
赵无恤道:“我听过说一件弭兵时代的往事,第二次宋之盟时,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义对叔孙昭子说:‘会盟时将我国比作和邾国、滕国小国一样即可。那样可以减少付出的贡献。’”
孔子了然,接口道:“我知之。但就在宋之盟上,齐侯请求把邾国作为属国。宋公请求把滕国作为属国,晋、楚许之,故邾、滕地位骤降,都不得参与结盟。叔孙穆子便说:‘邾、滕,齐宋之私属也;鲁国则是东方之长,吾羞于与之相等同,于是就参与结盟。”
“夫子认为,叔孙穆子做的对么?”
“史书上记述这段事时,不记载叔孙穆子的族名。正是因为他违背了执政命令的缘故,于礼法上,自然是不对的但其举动使鲁国不用受辱于诸侯,这一点,我则认为是对的,忤逆执政,这是失小礼,维护国威,则是守大礼。”
&n... -->>
ps:大章一顶二了,之后几天都是两更
她有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烘托着变化无常的云烟,山尖离地三里半,最高处消失在冰冷的雾气之中。,
“泰山岩岩,鲁邦所瞻,果然名不虚传。”
第一次遥遥看到泰山雄姿的赵无恤不由发出了嗟叹,放在整个中国看,它的海拔实属平常。但搁在平坦丘陵遍布的齐鲁,的确可以称之为“仰之弥高”了,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不愧岱宗之称,历朝历代封禅之地。
而夹谷正好位于泰山脚下,曲阜东北方两百里处,临淄西南二百五十里处。这是鲁国和齐国的天然边境,也是春秋以来鲁人防止强邻南侵的屏障。
清晨时分,赵无恤与孔子乘车穿过泰山投射下的阴影,进入夹谷。
赵无恤对身侧骑行的几名军吏说道:“最初时,齐国的疆域是‘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可现在,经过两百年的扩张,齐人早已穿过天下奇险穆陵关,一路攻克了长勺等地,占据了泰山北麓大量土地,但无数兵马命丧于此,却依然无法攻克峡谷。”
此刻,夹谷正沐浴在静谧的晨光之中。
石砌工事在此起彼伏的峰峦间骤然缩小又骤然展开,绿野、蓝天和只有光秃秃白色岩石的山尖骤然呈现。
峡谷在他们面前绵延,直至雾气弥漫的东北方,这乃是一个祥和恬静的国度。四面受群山庇护,内中是肥沃的黑壤。狭窄而奔流急促的溪川,还有在阳光下明亮如镜的水洼。
这儿。便是此次和谈的地点了。
早在半月前,孔子便派人和齐国的使者会面,在此建筑盟坛,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阶三级,以便两国之君相会。所以赵无恤远远便看见如同埃及金字塔般高大的盟坛,下方则是密密麻麻,旗鼓整齐的齐国人。
“止!”孔子抬起手让众人停下。
他停车按剑,遥望对面的嘉宾。估算了下他们的人数后叹了口气:“不下两千余人,一师之众,俱有甲兵车乘。齐人果然来者不善,所幸子泰早有准备,左右二司马带兵同行,不然和谈还未开始,吾等便要被齐人的军势压倒了!”
孔子派弟子闵子骞过去交涉,问问齐人究竟意欲何为。
半响后,闵子骞乘着车回来了。对孔子说道:”夫子,是齐侯的仪仗,说是今日请国君观兵。”
赵无恤冷笑:“观兵?两国和谈,不兴甲兵。齐侯此举,是想要威吓吾等罢!”
就在这时,对面的齐人却先动了。
却见齐侯雍容的大车位于中间。被穿着齐国兵卒团团护卫,旌旗招展。金鼓钟罄在侧,随行的乐师看见鲁国人过来就开始没命地敲响。声音响彻夹谷,以壮军威。
随着“欢迎”鲁国人到来的钟鼓鸣响,齐国的十乘戎车开动了,后方有百人军阵紧随其后。
只见车上的士大夫都穿着漆成火红色的皮甲,像一团鲜红的火焰;车下的兵卒则穿着白色的上裳下衣,打着白色的旗帜,带着白羽毛制作的箭,远看像一片白色的茅草花。
他们气势雄壮,仿佛想要直接冲杀过来,冲透鲁人的队伍
看着朝这边飞奔的齐兵,鲁国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有胆小的已经想跳头离开,避其锋芒了,连鲁侯和三桓在后面的车驾也有掉头的趋势。
“勿惊!”孔子身材高大,举起的手后方能清楚看见,他如同一根擎天的梁柱,将齐人带来的压力挡在前方,稳住了众人的情绪。
赵无恤也在约束后面的人道:“勿慌,师尚父以十乘百夫致师,于是殷卒倒戈,这是齐国的开国者太公望在牧野之战的成名之作,齐国人在会盟时最爱仿照出来威吓对手。”
果然,齐人气势汹汹地奔了一段距离后,在半里外停下了脚步,分为两侧站立,挑衅的目光盯着鲁国这边。
片刻后,齐国的小行人则径自乘车过来,他面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欣赏着一些鲁人脸上的忐忑神情。
“寡君先至,列下兵卒演练,特邀鲁侯一同观礼!”
鲁国车队一时沉默,所有人都清楚,齐侯邀请鲁人去会盟台下会面,名为欢迎,实为下马威!
一时间,鲁国人这边有些不知所措,就让自己的国君从齐兵所夹的通道上过去?他们有点不敢,但若是不走,却又显得自己胆怯,这该如何是好?
齐人料定鲁国人软弱,所以摆出了一副强军的架势,他们虽然愿意和谈,赠送了足够分量的礼物,然而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诚意不足。齐人依然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大邦,鄙夷鲁国,一面要和好,一面却想在任何方面都压鲁人一头不可。
这是齐国两百年来崛起称霸,鲁国两百年来积贫积弱的惯性。
而没有任何雄心,只知道守户的三桓,则想顺着这惯性,和鲁侯一起过去服软了。
“等等”
孔子有些不甘心,他也在思索对策,今日的外交之权是他从三桓手里强行要来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和谈的成败,乃至于鲁国的利益。
赵无恤眯着眼孰视对面的齐人,突然说道:“我听闻,三卿打算向齐人卑躬屈膝,割地、纳币也在所不惜,夫子认为如何?”
孔子看着赵无恤,却不答,而是反问道:“子泰将欲如何?”
赵无恤道:“我听过说一件弭兵时代的往事,第二次宋之盟时,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义对叔孙昭子说:‘会盟时将我国比作和邾国、滕国小国一样即可。那样可以减少付出的贡献。’”
孔子了然,接口道:“我知之。但就在宋之盟上,齐侯请求把邾国作为属国。宋公请求把滕国作为属国,晋、楚许之,故邾、滕地位骤降,都不得参与结盟。叔孙穆子便说:‘邾、滕,齐宋之私属也;鲁国则是东方之长,吾羞于与之相等同,于是就参与结盟。”
“夫子认为,叔孙穆子做的对么?”
“史书上记述这段事时,不记载叔孙穆子的族名。正是因为他违背了执政命令的缘故,于礼法上,自然是不对的但其举动使鲁国不用受辱于诸侯,这一点,我则认为是对的,忤逆执政,这是失小礼,维护国威,则是守大礼。”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