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湖? (1/2)
全本小说网 53wx.com,第一日不落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47章 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湖?
自从孔西利奥成为整个意大利的国王之后,意大利的经济在得到华夏帝国的巨额投资下起飞了,尤其是那三个'著名';的岛屿(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都归属于意大利之后,意大利开始谋求过去西罗马帝国的辉煌。
在法国和英国互掐的时候,意大利已经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在东罗马沉浸在对突厥人的胜利中时,孔西利奥已经开始将目标放在了突尼斯和利比亚沿海。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就是是罗马政府的粮仓和钱库,除了尼罗河之外的北非并不是北非意外的地方民众所认知的那样贫瘠和荒凉。当年的迦太基就是据有突尼斯这一代地区肥沃的耕地和北非沿岸大片的良田才有了和兵锋鼎盛的罗马人较量的底气。在大部分人看来北非除了石油一无所有,实际上北非除了石油还有大量的资源和商机。以矿产为例,除了石油之外北非还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天然气和铁矿,在阿斯特拉山脉中还有大量的铅、锌、铜、锰和磷酸盐。
因为沙漠的扩张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候炎热干旱少雨的北非除了少数地中海气候的沿海地区,内陆大部分都是游牧经济为主,生产的骆驼、马匹和畜牧产品也有相当的数量和品质,摩洛哥地区生产的高级皮革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出口拳头产品。棉花、阿拉伯树胶、栓皮、油橄榄、无花果、椰枣等少量耕地出产的农产品有很好的口碑和销路,能够从盛产粮食的西西里、埃及等邻近地区换取大量的谷物和生活消费品。
在欧洲贫苦的佃农看来,每个拥有骆驼的游牧民家庭都是过着贵族老爷的生活,北非自从离开了罗马的统治,一直都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维京人、汪达尔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一波波的占据这块土地。生产和文化事业一直得不到和平时期带来的稳定发展,因此一直落后于埃及和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出现过可以类似古迦太基时代辉煌的城市和著名人物。
意大利为了大局,不能指望和古罗马一样向北方扩张,同属于一个阵营的东方的拜占庭国力更强也被限制扩张,因此新兴的意大利只能向南扩张了。孱弱的利比亚地区就成为了孔西利奥的首选目标,自从法蒂玛王朝迁都开罗,突尼斯和利比亚西北部的这片'龙兴之地';的控制力量就慢慢的下降衰落了,随着西方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的混战无暇顾及突尼斯地区,法蒂玛被东方新兴的所罗门王国打的节节败退的档子,孔西利奥就打算从西西里出兵,渡海攻占突尼斯,造成既成事实后永久占据这块非洲的土地,将罗马王国升级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罗马时代结束后一直到后世的加里波第时代,意大利一直都没有统一过,等到都灵王朝统一亚平宁半岛之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古罗马时代的版图就进入了国内鹰派的脑海挥之不去。拜占庭的多个君主也曾想恢复古罗马的辉煌,重新把地中海变成内湖,可惜都失败了。意大利统一之后,最强硬的墨索里尼同志也想效法先人,把地中海变成内湖,先后入侵法国南部、希腊和埃及,维希政府、希腊、英国和诸多对手轻易的就挫败了他的企图,并让意大利沦为笑柄。
积贫积弱都无法形容的意大利除了能勉强维持一个欧洲主权国家之外根本无法走出去,这是穿越众的共识,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之后,意大利任人鱼肉近千年,早就失去了民族的血性和战斗基因,和战斗民族斯拉夫、日耳曼、盎格鲁的差距越来越远,最后连土著国家埃塞俄比亚都差点搞不定。这就足以看出这个民族被分裂和不思进取削弱的有多狠了。同样分裂的德意志在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的整合下爆发了巨大的威能,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见日耳曼的战斗基因不减当年。
而意大利除了追求美食和享受,已经失去了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切软实力。对古罗马的竞技场血腥残暴的角斗士比赛的热爱弱化为足球运动激情,对四周扩张的野心堕落为维持现状,连主动通过结婚继承绝嗣贵族领土扩张边界的奥匈帝国主体国家奥地利都比不上。
要不是借着民族主义大潮和加里波第的起义的力量,加富尔的阴谋诡计再高明,就算超越俾斯麦也不可能实现统一意大利的大业。借助穿越众的扶持,他孔西利奥虽然统一了意大利,但是和古罗马的屋大维根本没法比,不论军功还是政绩,更不要说民心和民望(元老家族的支持就是民心和民望)了。手中就算握着军权和财权,但是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整合王国境内的力量,把王位坐稳,因此他急需一个突破口来巩固自己的威信。
对外战争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领导决策艺术水平和搂威望了。对外征服只要是胜利的一方就会产生数不尽的好处,鹰派抬头掌握话语权、动员和征兵提高国家组织力量、获得土地和资本解决就业和市场问题、军工订单拉动内需促进技术进步、转移内部矛盾弱化反对声浪、收买既得利益群体巩固统治阶层向心力、集中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能以战争需要集中税收等财力和人事任免权等权力。
不管这个国家有多么烂,只要有动机,作为统治阶级总会发动战争来做这些事,只有当负收入大于这些好处的时候,扩张战争才会停止。
孔西利奥就是一个被推上去的君主,起码他是对得起穿越众的苦心栽培的,不像过去那些古今中外大国扶持的小国傀儡君主那么烂泥糊不上墙,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
孔西利奥戴上王冠之后就和康熙一样,写了三个词在床头,Quisque、Subortus、Bellum.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一口气和华夏帝国签订了十几个条约。罗马、那不勒斯(拿坡里)、米兰、都灵、佛罗伦萨、比萨、塔兰托、锡拉库萨兴建的综合大学和众多中小学就花费了80%的华夏帝国贷款。剩下的0%只有一半用于建设港口和路桥,另一半则用于追加军费了。
贷款数额只能说少于对东罗马的贷款,但是多于对德意志的贷款,这种规划不是看不起意大利,而是意大利无法承受更多的贷款,它根本花不出去这些钱。修路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军队数量无法增加(国力有限加之地方反对势力的征兵抗拒),军火采购受限(冷兵器看不上了,军舰大炮都没人会操作),支付利息负担过重等因素让孔西利奥从财力充裕的托斯卡纳大公升级为意大利国王之后变成了穷鬼。意大利财政收入只是比托斯卡纳大公国多三倍,而开支则增加了5倍。吃不饱还被放血的滋味一直让国王陛下很糟心。
为了开辟财源和增加税收,孔西利奥甚至一度打起了古罗马遗产的主意,将大竞技场和万神殿分割转运卖到华夏帝国,这个疯狂的主意自然被穿越众阻止了。最后在签订了塔兰托条约,开放了整个南意大利(原那不勒斯地区)和西西里岛... -->>
第47章 地中海是罗马的内湖?
自从孔西利奥成为整个意大利的国王之后,意大利的经济在得到华夏帝国的巨额投资下起飞了,尤其是那三个'著名';的岛屿(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都归属于意大利之后,意大利开始谋求过去西罗马帝国的辉煌。
在法国和英国互掐的时候,意大利已经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在东罗马沉浸在对突厥人的胜利中时,孔西利奥已经开始将目标放在了突尼斯和利比亚沿海。在古罗马帝国时代,北非就是是罗马政府的粮仓和钱库,除了尼罗河之外的北非并不是北非意外的地方民众所认知的那样贫瘠和荒凉。当年的迦太基就是据有突尼斯这一代地区肥沃的耕地和北非沿岸大片的良田才有了和兵锋鼎盛的罗马人较量的底气。在大部分人看来北非除了石油一无所有,实际上北非除了石油还有大量的资源和商机。以矿产为例,除了石油之外北非还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天然气和铁矿,在阿斯特拉山脉中还有大量的铅、锌、铜、锰和磷酸盐。
因为沙漠的扩张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气候炎热干旱少雨的北非除了少数地中海气候的沿海地区,内陆大部分都是游牧经济为主,生产的骆驼、马匹和畜牧产品也有相当的数量和品质,摩洛哥地区生产的高级皮革一直都是供不应求的出口拳头产品。棉花、阿拉伯树胶、栓皮、油橄榄、无花果、椰枣等少量耕地出产的农产品有很好的口碑和销路,能够从盛产粮食的西西里、埃及等邻近地区换取大量的谷物和生活消费品。
在欧洲贫苦的佃农看来,每个拥有骆驼的游牧民家庭都是过着贵族老爷的生活,北非自从离开了罗马的统治,一直都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维京人、汪达尔人、阿拉伯人、拜占庭人一波波的占据这块土地。生产和文化事业一直得不到和平时期带来的稳定发展,因此一直落后于埃及和伊比利亚半岛,没有出现过可以类似古迦太基时代辉煌的城市和著名人物。
意大利为了大局,不能指望和古罗马一样向北方扩张,同属于一个阵营的东方的拜占庭国力更强也被限制扩张,因此新兴的意大利只能向南扩张了。孱弱的利比亚地区就成为了孔西利奥的首选目标,自从法蒂玛王朝迁都开罗,突尼斯和利比亚西北部的这片'龙兴之地';的控制力量就慢慢的下降衰落了,随着西方穆拉比特王朝和穆瓦希德王朝的混战无暇顾及突尼斯地区,法蒂玛被东方新兴的所罗门王国打的节节败退的档子,孔西利奥就打算从西西里出兵,渡海攻占突尼斯,造成既成事实后永久占据这块非洲的土地,将罗马王国升级为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罗马时代结束后一直到后世的加里波第时代,意大利一直都没有统一过,等到都灵王朝统一亚平宁半岛之后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古罗马时代的版图就进入了国内鹰派的脑海挥之不去。拜占庭的多个君主也曾想恢复古罗马的辉煌,重新把地中海变成内湖,可惜都失败了。意大利统一之后,最强硬的墨索里尼同志也想效法先人,把地中海变成内湖,先后入侵法国南部、希腊和埃及,维希政府、希腊、英国和诸多对手轻易的就挫败了他的企图,并让意大利沦为笑柄。
积贫积弱都无法形容的意大利除了能勉强维持一个欧洲主权国家之外根本无法走出去,这是穿越众的共识,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蛮族灭亡之后,意大利任人鱼肉近千年,早就失去了民族的血性和战斗基因,和战斗民族斯拉夫、日耳曼、盎格鲁的差距越来越远,最后连土著国家埃塞俄比亚都差点搞不定。这就足以看出这个民族被分裂和不思进取削弱的有多狠了。同样分裂的德意志在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的整合下爆发了巨大的威能,挑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可见日耳曼的战斗基因不减当年。
而意大利除了追求美食和享受,已经失去了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一切软实力。对古罗马的竞技场血腥残暴的角斗士比赛的热爱弱化为足球运动激情,对四周扩张的野心堕落为维持现状,连主动通过结婚继承绝嗣贵族领土扩张边界的奥匈帝国主体国家奥地利都比不上。
要不是借着民族主义大潮和加里波第的起义的力量,加富尔的阴谋诡计再高明,就算超越俾斯麦也不可能实现统一意大利的大业。借助穿越众的扶持,他孔西利奥虽然统一了意大利,但是和古罗马的屋大维根本没法比,不论军功还是政绩,更不要说民心和民望(元老家族的支持就是民心和民望)了。手中就算握着军权和财权,但是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整合王国境内的力量,把王位坐稳,因此他急需一个突破口来巩固自己的威信。
对外战争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领导决策艺术水平和搂威望了。对外征服只要是胜利的一方就会产生数不尽的好处,鹰派抬头掌握话语权、动员和征兵提高国家组织力量、获得土地和资本解决就业和市场问题、军工订单拉动内需促进技术进步、转移内部矛盾弱化反对声浪、收买既得利益群体巩固统治阶层向心力、集中人力物力的同时也能以战争需要集中税收等财力和人事任免权等权力。
不管这个国家有多么烂,只要有动机,作为统治阶级总会发动战争来做这些事,只有当负收入大于这些好处的时候,扩张战争才会停止。
孔西利奥就是一个被推上去的君主,起码他是对得起穿越众的苦心栽培的,不像过去那些古今中外大国扶持的小国傀儡君主那么烂泥糊不上墙,这里就不一一点名了。
孔西利奥戴上王冠之后就和康熙一样,写了三个词在床头,Quisque、Subortus、Bellum.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一口气和华夏帝国签订了十几个条约。罗马、那不勒斯(拿坡里)、米兰、都灵、佛罗伦萨、比萨、塔兰托、锡拉库萨兴建的综合大学和众多中小学就花费了80%的华夏帝国贷款。剩下的0%只有一半用于建设港口和路桥,另一半则用于追加军费了。
贷款数额只能说少于对东罗马的贷款,但是多于对德意志的贷款,这种规划不是看不起意大利,而是意大利无法承受更多的贷款,它根本花不出去这些钱。修路没有专业技术人才,军队数量无法增加(国力有限加之地方反对势力的征兵抗拒),军火采购受限(冷兵器看不上了,军舰大炮都没人会操作),支付利息负担过重等因素让孔西利奥从财力充裕的托斯卡纳大公升级为意大利国王之后变成了穷鬼。意大利财政收入只是比托斯卡纳大公国多三倍,而开支则增加了5倍。吃不饱还被放血的滋味一直让国王陛下很糟心。
为了开辟财源和增加税收,孔西利奥甚至一度打起了古罗马遗产的主意,将大竞技场和万神殿分割转运卖到华夏帝国,这个疯狂的主意自然被穿越众阻止了。最后在签订了塔兰托条约,开放了整个南意大利(原那不勒斯地区)和西西里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