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文学网 www.53wx.com,大明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锦衣卫北镇抚司孙应龙孙大人给了六科给事中严某两个大嘴巴子,这事儿不到一天就穿得京都上下皆知,连万历在宫里头都知道了,年轻的皇帝听了这事情,刚皱眉,来禀报的太监小心翼翼说,是孙镇抚去请出了颜山农老先生,老先生刚出来,对那位倒霉的严给事努了努嘴,孙大人上去就给人家两个大耳光,还说是替皇上和阁老们教训教训他……听太监把来龙去脉说了清楚,万历哈哈大笑,一高兴之下,给那太监赏了两个月的假,许他打旌旗回乡省亲,欢喜得那太监跪下来连连磕头。
这两个大耳光狠狠扇了六科的脸面,六科和监察御史合称科道,都是品阶不高但是权力很大的官,如果非要举出例子的话,类似五百年后的议员或者立法委员,这些给事中们平时一个个都是牛气哄哄的,在他们眼中锦衣卫算什么东西,人都是许上不许下的,几十年前百官们听到锦衣卫的名头双腿都软,可经过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文臣们大多不把锦衣卫当一回事儿了,正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典型。
故此,这些给事中们联合起来闹事,要给那新上任的北镇抚司使好看,可孙应龙哪里管得那么多,他已经把该办的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赶紧回南京给国舅爷报喜才是真的,故此给事中们愕然发现,那锦衣卫北镇抚司使却是第二日就出了北京城往天津去了,他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胜利,特意在四牌楼旁边的马姑娘胡同办了一次聚会,马姑娘胡同毗邻吏部教坊司,其中可谓美人如云,可惜的是,本司街上有半数的花魁们被南京礼部教坊司邀请南下,像是名满京都的脱脱,传言为瓦剌贵女,一时百官勋贵趋之若鹜,如今却也是往南京去了,叫这些给事中们扼腕不已。
孙应龙到了天津后,专门往天津卫学走了一趟,当初那些相送乖官的秀才们万没有料到,国舅爷居然把天大的富贵双手送到跟前,像是那庠生公孙聂,家中虽然也是做买卖的,可也不过是普通商贾,哪里做过什么大买卖,等公孙聂失魂落魄回去,他老爹还很是呵斥了两句,说他如今也是中了学的,如何这般不长进。
等公孙聂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自家老爹,这位公孙老爹顿时欢喜得痴了,手舞足蹈起来,连连说祖坟上冒青烟,满脸欢笑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他长进了,似乎方才的话全部忘了一干二净,接着掉头便去给祖宗神位上了几柱香。
乖官让静官操办的东印度公司一旦正式抢过漕帮的买卖,这漕粮海运那就是必然的,他的构思是从宁波走海路到天津,那么,这个富贵,自然要送给当初他在天津结识的那几位秀才,这些事情,都是在南京的时候便早早吩咐过孙应龙的。
不管哪朝哪代,商人必然是趋利而动,乖官甚至不需要多照顾人家,只需把漕粮海运的事儿透露一点,别的不讲,光是先低价吃进地皮然后坐等升值,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何况乖官不可能那么小气,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自然要拉拢一批人在身边,正经官员们他自然拉拢不到,不过,这些秀才怎么说也是有过往来的,天津是学问的荒漠之地,这些秀才若放在江南,连水花都不会起一个,可在天津,这些人联合起来就是很了不得的势力了。
当然,如今的乖官用一句话来说,那真是分分钟十万两银子上下的,自然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孙应龙也只是在天津略做停留,就出海直奔宁波了。
颜山农颜老头在海上很是怡然自得,孙应龙对他可谓是毕恭毕敬,他在北京的时候亲自去锦衣卫衙门调了颜老头的档案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连如今炙手可热的申时行和王锡爵两位阁老,见着这位都要执弟子礼,那也就怪不得人家在诏狱里头也能好吃好喝了。
事实上以郑乖官的地位,想收买颜山农,未免还不够格,可架不住乖官有穿越人士的光环在身,把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改头换面,顿时就把老头给钓上钩了。
若说这句话有多么动听,那倒也未见得,老头是能讲学[圣人之道在百姓日用处]的一代儒宗,胸中才学非同小可,可当今世上,也只有乖官敢于那么跟老头说话,何况老头冷眼旁观天下数十年,一个人也未入他的眼,当初张居正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如今一把老骨头了,眼看没多少活头,既然冒出这么一个国舅来,也罢!便来瞧瞧他能做出什么事儿来罢!
故此,乖官顺利钓龙成功,人民曰报的主编进了夹袋。
孙应龙乘坐的乃是军用五桅快船,不过数日,便到了宁波,老头在孙应龙所请之下,悠哉游哉下了船,刚上岸,就发现码头上一大群人,为首的正是宁波知府沈敦虞,旁边是陈继儒,后面俱都是当地名士,怕不有百十人,老头一愣之下,沈府尊已经率众过来,到了跟前,领着众人深施一礼,“沈榜见过老师。”
沈榜当初也是听过颜山农讲学的,也可算是老头的学生,事实上老头从嘉靖年开始便一直在北京讲学,有时候一榜春闱,几乎所有的进士见到他都要口称老师,说是桃李满天下绝不为过。
孙应龙早一日前就偷偷着人放下小船先到了宁波,如今颜老头在他心目中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自然不能怠慢了,在孙应龙这等人眼中,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自然是走到哪儿都有人相迎,离开哪儿都有人相送,开口之前要先咳嗽两声,下面人全部凝神倾听,若有什么天灾**了,自有人大喊一声[让大人物先走],这样方才不负大人物本色。
颜山农看旁边孙应龙的表情,心知肚明,不过,他并非那种行事方正眼中揉不得沙子的老夫子,也深知为大事者,身边自然少不得这样的人,这个孙应龙便是如此,未必是头上长疮脚板流脓的坏蛋,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故此拍了拍他肩膀,这才转身微笑着走过去,“敦虞,如今我老头子可是到了你的地盘……”
这些事情便不细表,自然有视天下进士为措大的陈继儒为乖官鼓吹,以陈继儒的脑子,和乖官结识以来,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骇人听闻的事情,碰上颜山农,自然有话说,何况颜山农那是乖官请来做人民曰报主编的,陈继儒自然是自甘为副手了,这等人物,别说是他了,即便是申时行申阁老来了,也得自甘为副手。
而孙应龙,屁颠屁颠去颜大璋府上给国丈报喜,国丈在他口中听到女儿的消息,自然高兴,姨奶奶更是听得泪流满面,如今乖官也当官了,都督佥事,当朝二品,还有什么比眼看子侄辈们有出息更让长辈高兴的事么!
当天郑连城就给府上的下人们每人发了二两银子的赏,又特意吩咐厨房多准备两个菜,请了颜大璋来小酌,席上就得意地把乖官做了二品都督佥事的事儿给颜大璋说了,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跟普通人多往来,这颜大璋和他结识算的早,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大家都知道的那点关系,故此往来的倒也密切。
颜大璋听到乖官当了都督佥事,眼珠子都绿了,更是深恨青藤先生徐文长,你个徐天池,自己是神经病,把我女儿也教成了神经病,唉!清薇啊清薇,这么好的郎君,打着灯笼也难找,你怎么就那么执拗呢!难道非要让郑凤璋来奉迎你不成。
无独有偶,颜大璋在抨击徐文长的时候,乖官也在抨击徐文长。
这要从乖官移师扬州说起,天气虽入秋,但南京依然格外地热,这时候,各地花魁名妓们多有到了南京的,像是那位被北京六科给事中们惦记不已的瓦剌贵女脱脱,如今也到了南京。
乖官一想,本着不用白不用的观念,邀请大家往扬州府一行,扬州是漕帮总舵所在,如今静大官... -->>
锦衣卫北镇抚司孙应龙孙大人给了六科给事中严某两个大嘴巴子,这事儿不到一天就穿得京都上下皆知,连万历在宫里头都知道了,年轻的皇帝听了这事情,刚皱眉,来禀报的太监小心翼翼说,是孙镇抚去请出了颜山农老先生,老先生刚出来,对那位倒霉的严给事努了努嘴,孙大人上去就给人家两个大耳光,还说是替皇上和阁老们教训教训他……听太监把来龙去脉说了清楚,万历哈哈大笑,一高兴之下,给那太监赏了两个月的假,许他打旌旗回乡省亲,欢喜得那太监跪下来连连磕头。
这两个大耳光狠狠扇了六科的脸面,六科和监察御史合称科道,都是品阶不高但是权力很大的官,如果非要举出例子的话,类似五百年后的议员或者立法委员,这些给事中们平时一个个都是牛气哄哄的,在他们眼中锦衣卫算什么东西,人都是许上不许下的,几十年前百官们听到锦衣卫的名头双腿都软,可经过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文臣们大多不把锦衣卫当一回事儿了,正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典型。
故此,这些给事中们联合起来闹事,要给那新上任的北镇抚司使好看,可孙应龙哪里管得那么多,他已经把该办的事情都办的差不多了,赶紧回南京给国舅爷报喜才是真的,故此给事中们愕然发现,那锦衣卫北镇抚司使却是第二日就出了北京城往天津去了,他们认为这是莫大的胜利,特意在四牌楼旁边的马姑娘胡同办了一次聚会,马姑娘胡同毗邻吏部教坊司,其中可谓美人如云,可惜的是,本司街上有半数的花魁们被南京礼部教坊司邀请南下,像是名满京都的脱脱,传言为瓦剌贵女,一时百官勋贵趋之若鹜,如今却也是往南京去了,叫这些给事中们扼腕不已。
孙应龙到了天津后,专门往天津卫学走了一趟,当初那些相送乖官的秀才们万没有料到,国舅爷居然把天大的富贵双手送到跟前,像是那庠生公孙聂,家中虽然也是做买卖的,可也不过是普通商贾,哪里做过什么大买卖,等公孙聂失魂落魄回去,他老爹还很是呵斥了两句,说他如今也是中了学的,如何这般不长进。
等公孙聂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自家老爹,这位公孙老爹顿时欢喜得痴了,手舞足蹈起来,连连说祖坟上冒青烟,满脸欢笑拍着儿子的肩膀说他长进了,似乎方才的话全部忘了一干二净,接着掉头便去给祖宗神位上了几柱香。
乖官让静官操办的东印度公司一旦正式抢过漕帮的买卖,这漕粮海运那就是必然的,他的构思是从宁波走海路到天津,那么,这个富贵,自然要送给当初他在天津结识的那几位秀才,这些事情,都是在南京的时候便早早吩咐过孙应龙的。
不管哪朝哪代,商人必然是趋利而动,乖官甚至不需要多照顾人家,只需把漕粮海运的事儿透露一点,别的不讲,光是先低价吃进地皮然后坐等升值,这就是一本万利的,何况乖官不可能那么小气,他想要实现自己的抱负,自然要拉拢一批人在身边,正经官员们他自然拉拢不到,不过,这些秀才怎么说也是有过往来的,天津是学问的荒漠之地,这些秀才若放在江南,连水花都不会起一个,可在天津,这些人联合起来就是很了不得的势力了。
当然,如今的乖官用一句话来说,那真是分分钟十万两银子上下的,自然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孙应龙也只是在天津略做停留,就出海直奔宁波了。
颜山农颜老头在海上很是怡然自得,孙应龙对他可谓是毕恭毕敬,他在北京的时候亲自去锦衣卫衙门调了颜老头的档案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连如今炙手可热的申时行和王锡爵两位阁老,见着这位都要执弟子礼,那也就怪不得人家在诏狱里头也能好吃好喝了。
事实上以郑乖官的地位,想收买颜山农,未免还不够格,可架不住乖官有穿越人士的光环在身,把伏尔泰的那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改头换面,顿时就把老头给钓上钩了。
若说这句话有多么动听,那倒也未见得,老头是能讲学[圣人之道在百姓日用处]的一代儒宗,胸中才学非同小可,可当今世上,也只有乖官敢于那么跟老头说话,何况老头冷眼旁观天下数十年,一个人也未入他的眼,当初张居正在他眼中也不过尔尔,如今一把老骨头了,眼看没多少活头,既然冒出这么一个国舅来,也罢!便来瞧瞧他能做出什么事儿来罢!
故此,乖官顺利钓龙成功,人民曰报的主编进了夹袋。
孙应龙乘坐的乃是军用五桅快船,不过数日,便到了宁波,老头在孙应龙所请之下,悠哉游哉下了船,刚上岸,就发现码头上一大群人,为首的正是宁波知府沈敦虞,旁边是陈继儒,后面俱都是当地名士,怕不有百十人,老头一愣之下,沈府尊已经率众过来,到了跟前,领着众人深施一礼,“沈榜见过老师。”
沈榜当初也是听过颜山农讲学的,也可算是老头的学生,事实上老头从嘉靖年开始便一直在北京讲学,有时候一榜春闱,几乎所有的进士见到他都要口称老师,说是桃李满天下绝不为过。
孙应龙早一日前就偷偷着人放下小船先到了宁波,如今颜老头在他心目中可是了不得的大人物,自然不能怠慢了,在孙应龙这等人眼中,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自然是走到哪儿都有人相迎,离开哪儿都有人相送,开口之前要先咳嗽两声,下面人全部凝神倾听,若有什么天灾**了,自有人大喊一声[让大人物先走],这样方才不负大人物本色。
颜山农看旁边孙应龙的表情,心知肚明,不过,他并非那种行事方正眼中揉不得沙子的老夫子,也深知为大事者,身边自然少不得这样的人,这个孙应龙便是如此,未必是头上长疮脚板流脓的坏蛋,可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故此拍了拍他肩膀,这才转身微笑着走过去,“敦虞,如今我老头子可是到了你的地盘……”
这些事情便不细表,自然有视天下进士为措大的陈继儒为乖官鼓吹,以陈继儒的脑子,和乖官结识以来,也不知道听了多少骇人听闻的事情,碰上颜山农,自然有话说,何况颜山农那是乖官请来做人民曰报主编的,陈继儒自然是自甘为副手了,这等人物,别说是他了,即便是申时行申阁老来了,也得自甘为副手。
而孙应龙,屁颠屁颠去颜大璋府上给国丈报喜,国丈在他口中听到女儿的消息,自然高兴,姨奶奶更是听得泪流满面,如今乖官也当官了,都督佥事,当朝二品,还有什么比眼看子侄辈们有出息更让长辈高兴的事么!
当天郑连城就给府上的下人们每人发了二两银子的赏,又特意吩咐厨房多准备两个菜,请了颜大璋来小酌,席上就得意地把乖官做了二品都督佥事的事儿给颜大璋说了,他如今的身份,也不好跟普通人多往来,这颜大璋和他结识算的早,又有些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大家都知道的那点关系,故此往来的倒也密切。
颜大璋听到乖官当了都督佥事,眼珠子都绿了,更是深恨青藤先生徐文长,你个徐天池,自己是神经病,把我女儿也教成了神经病,唉!清薇啊清薇,这么好的郎君,打着灯笼也难找,你怎么就那么执拗呢!难道非要让郑凤璋来奉迎你不成。
无独有偶,颜大璋在抨击徐文长的时候,乖官也在抨击徐文长。
这要从乖官移师扬州说起,天气虽入秋,但南京依然格外地热,这时候,各地花魁名妓们多有到了南京的,像是那位被北京六科给事中们惦记不已的瓦剌贵女脱脱,如今也到了南京。
乖官一想,本着不用白不用的观念,邀请大家往扬州府一行,扬州是漕帮总舵所在,如今静大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