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53wx.com,刀的風情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儿子写母亲的,其中有一段的大意是: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带着我们,健步如飞,翻山越岭,以为母亲的体重起码有一百多斤,可母亲却坦承自己最重的时候也不过八十九斤。这篇文章我看了两遍,只觉得他也是在描摹我的母亲。
托尔斯泰说:“苦难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此话不假。我家处在桂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正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人们的自留地都开垦在山坡上,翻山越岭是常事。儿时的我,印象中总是跟在母亲的后头,挑着一点花生或苞谷,气喘嘘嘘,走不了几步就嚷着要歇会儿。母亲心疼我,总是挑着担子在前头先走远一些,然后再回来接我,有时干脆就将我放在箩筐里一起担着走。那时的母亲在我眼里,确实是力可拔山的。现在我才发觉,我也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母亲的体重大约从来就没有超过一百斤的。所以在看那篇文章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
犹记得童年时的一篇作文,是老师布置下来要求我们写自己的母亲的。那时我刚从书上学会了一个词:“憔悴”于是就照搬了上去,被老师给圈了出来,说是“修辞不当”让我很不服气,觉得老师错了。现在细细想来,老师是对的,母亲不是憔悴,文人墨客的优雅词汇根本不适用于农家妇女的母亲!母亲贫血,却从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次补品,也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次新衣服,怎能不瘦啊?!母亲还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泡水吃饭,打一碗饭,然后就往里面倒一些井水,就着水吃,有时说那些菜不合胃口,有时又说这样吃饭有滋味,我当时也信以为真,还觉得很有风味。我这人后知后觉,现在要请上天原谅这个缺失——在看过一幅“母亲就喜欢吃鱼头”的漫画之后,才猛然惊觉,母亲是不忍心看到孩子们抢菜的样子,怕菜不够吃才会这样啊!平时菜够吃的时候,母亲就从来没有泡水吃过饭。母亲这样子苛刻自己,又怎能不瘦呢?
日子虽过得紧巴巴的,母亲却从来就没拒绝过我买书的要求。供我一直读到大学,期间所受的苦,实在已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从十二岁时就在离家十多里地的初中寄校住读,土里刨食不容易,每期的学费都要费尽心思去筹集,不是要卖掉几担谷子,就是要卖掉几只猪仔,而卖掉谷子今年就可能不够吃,猪仔又太小,父亲心疼得不得了,但母亲总是狠一下心,就卖了。要卖猪仔,还得到十五里外的镇上赶集,天刚麻麻亮,母亲就起床了,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父母捉猪仔时猪的吵闹声,黄狗在一边狂吠和鸡鸭的惊叫声,然后就听到父母吃饭的声音,再然后就平静了下来,往往这时我就又睡了过去,等我起床时,父母可能已经到了街上了,因为他们总说天早能卖个好价钱。可等他们回来,又总听到的是卖得太便宜了,一斤又白白丢掉好几毛,可又不得不卖。中午饭当然又是回来吃的,街上伍毛钱一碗的面条,他们也觉得贵了,当省就省,这样才勉强把学费筹齐。当然猪仔不是每学期都有,那就要指望地里西瓜﹑花生和油菜的收成,稻谷价贱,是极不划算的。而这又要靠老天的脸色吃饭,指望他老人家能风调雨顺,不要乱发脾气。但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我读中学那几年,从来就没遇到过好年景,不是涝,就是旱;涝时,成熟的稻谷在田里还没打下来就发芽了。西瓜不受涝,一涝,就死苗,哪还有瓜出来?遇旱呢?田里的稻子都要抽水,何况地里的油菜?为了学费,我都被父母强迫去地里挑了几回水,累得直觉就要虚脱。因为水源是在山脚下,而地却在山坡上,坡又陡,路又崎岖,不知道瘦小的母亲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钱再不够的话,那就要去借了。我上大学那年,学费还算少的,一年四千,可这对我家来说,已无异天文数字,可把母亲急坏了。借遍了亲戚家,还不够,母亲想起在桂林工作的姑姑来,于是天还没亮,就急忙赶着去街上搭车,因为到桂林的车只有两班,最晚的一班也就十点就发车了。那天母亲很晚还没回来,天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我们担心得不行,又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钱,那时我都快绝望了,读不读大学反倒不重要了,只觉得让母亲平安回来就好。到天完全黑了下来,才见到母亲瘦小的身影在村口出现,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头发上还有泥巴,更不用说衣服裤子了,最显眼的是手上还挂伤了好几处,血迹都还没干透,说是天黑路滑,风又刮得猛,不小心在二里地外的山坳里摔了一跤,滑到了坡下的地里。父亲就责备她,说怎不晓得在镇里的表伯家住一宿再走,害得我们白担心,她说:“拿到钱了怎能不走,我怕孩子在家里等得心急啊!”
筹集学费是这样地艰难,我的书却是一直念了下来,然而我那时却也并非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从初中起,我就不可自拔地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还将米偷偷卖了,租了小说来看。有次我将书带回了家看,第二天才发现忘了带到学校来还,心里很着急,因为租金是一天... -->>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儿子写母亲的,其中有一段的大意是: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一百多斤的重担带着我们,健步如飞,翻山越岭,以为母亲的体重起码有一百多斤,可母亲却坦承自己最重的时候也不过八十九斤。这篇文章我看了两遍,只觉得他也是在描摹我的母亲。
托尔斯泰说:“苦难的家庭总是相似的。”此话不假。我家处在桂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正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人们的自留地都开垦在山坡上,翻山越岭是常事。儿时的我,印象中总是跟在母亲的后头,挑着一点花生或苞谷,气喘嘘嘘,走不了几步就嚷着要歇会儿。母亲心疼我,总是挑着担子在前头先走远一些,然后再回来接我,有时干脆就将我放在箩筐里一起担着走。那时的母亲在我眼里,确实是力可拔山的。现在我才发觉,我也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母亲的体重大约从来就没有超过一百斤的。所以在看那篇文章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
犹记得童年时的一篇作文,是老师布置下来要求我们写自己的母亲的。那时我刚从书上学会了一个词:“憔悴”于是就照搬了上去,被老师给圈了出来,说是“修辞不当”让我很不服气,觉得老师错了。现在细细想来,老师是对的,母亲不是憔悴,文人墨客的优雅词汇根本不适用于农家妇女的母亲!母亲贫血,却从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次补品,也没舍得给自己买过一次新衣服,怎能不瘦啊?!母亲还有个坏习惯,那就是喜欢泡水吃饭,打一碗饭,然后就往里面倒一些井水,就着水吃,有时说那些菜不合胃口,有时又说这样吃饭有滋味,我当时也信以为真,还觉得很有风味。我这人后知后觉,现在要请上天原谅这个缺失——在看过一幅“母亲就喜欢吃鱼头”的漫画之后,才猛然惊觉,母亲是不忍心看到孩子们抢菜的样子,怕菜不够吃才会这样啊!平时菜够吃的时候,母亲就从来没有泡水吃过饭。母亲这样子苛刻自己,又怎能不瘦呢?
日子虽过得紧巴巴的,母亲却从来就没拒绝过我买书的要求。供我一直读到大学,期间所受的苦,实在已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从十二岁时就在离家十多里地的初中寄校住读,土里刨食不容易,每期的学费都要费尽心思去筹集,不是要卖掉几担谷子,就是要卖掉几只猪仔,而卖掉谷子今年就可能不够吃,猪仔又太小,父亲心疼得不得了,但母亲总是狠一下心,就卖了。要卖猪仔,还得到十五里外的镇上赶集,天刚麻麻亮,母亲就起床了,我睡得迷迷糊糊的,听到父母捉猪仔时猪的吵闹声,黄狗在一边狂吠和鸡鸭的惊叫声,然后就听到父母吃饭的声音,再然后就平静了下来,往往这时我就又睡了过去,等我起床时,父母可能已经到了街上了,因为他们总说天早能卖个好价钱。可等他们回来,又总听到的是卖得太便宜了,一斤又白白丢掉好几毛,可又不得不卖。中午饭当然又是回来吃的,街上伍毛钱一碗的面条,他们也觉得贵了,当省就省,这样才勉强把学费筹齐。当然猪仔不是每学期都有,那就要指望地里西瓜﹑花生和油菜的收成,稻谷价贱,是极不划算的。而这又要靠老天的脸色吃饭,指望他老人家能风调雨顺,不要乱发脾气。但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我读中学那几年,从来就没遇到过好年景,不是涝,就是旱;涝时,成熟的稻谷在田里还没打下来就发芽了。西瓜不受涝,一涝,就死苗,哪还有瓜出来?遇旱呢?田里的稻子都要抽水,何况地里的油菜?为了学费,我都被父母强迫去地里挑了几回水,累得直觉就要虚脱。因为水源是在山脚下,而地却在山坡上,坡又陡,路又崎岖,不知道瘦小的母亲是如何坚持下来的?钱再不够的话,那就要去借了。我上大学那年,学费还算少的,一年四千,可这对我家来说,已无异天文数字,可把母亲急坏了。借遍了亲戚家,还不够,母亲想起在桂林工作的姑姑来,于是天还没亮,就急忙赶着去街上搭车,因为到桂林的车只有两班,最晚的一班也就十点就发车了。那天母亲很晚还没回来,天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我们担心得不行,又不知道能不能借到钱,那时我都快绝望了,读不读大学反倒不重要了,只觉得让母亲平安回来就好。到天完全黑了下来,才见到母亲瘦小的身影在村口出现,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头发上还有泥巴,更不用说衣服裤子了,最显眼的是手上还挂伤了好几处,血迹都还没干透,说是天黑路滑,风又刮得猛,不小心在二里地外的山坳里摔了一跤,滑到了坡下的地里。父亲就责备她,说怎不晓得在镇里的表伯家住一宿再走,害得我们白担心,她说:“拿到钱了怎能不走,我怕孩子在家里等得心急啊!”
筹集学费是这样地艰难,我的书却是一直念了下来,然而我那时却也并非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从初中起,我就不可自拔地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还将米偷偷卖了,租了小说来看。有次我将书带回了家看,第二天才发现忘了带到学校来还,心里很着急,因为租金是一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