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2/2)
全本小说网 53wx.com,元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希宪能令数千百里外越境纳土,其治化可见也。”关吏得江陵人私书,不敢发,上之,枢密臣发之帝前,其中有曰:“归附之初,人不聊生。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岂惟人渐德化,昆虫草木,咸被泽矣。”帝曰:“希宪不嗜杀人,故能尔也。”
希宪疾久不愈,十四年春,近臣董文忠言:“江陵湿热,如希宪病何?”即召希宪还,江陵民号泣遮道留之不得,相与画像建祠。希宪还,囊橐萧然,琴书自随而已。帝知其贫,特赐白金五千两、钞万贯。五月,至上都,太常卿田忠良来问疾,希宪谓曰:“上都圣上龙飞之地,天下视为根本。近闻龙冈遗火,延烧民居,此常事耳,慎勿令妄谈地理者惑动上意。”未几,果有数辈以徙置都邑事奏,枢密副使张易、中书左丞张文谦与廷辨,力言不可,帝不悦。明日,召忠良质其事,忠良以希宪语对,帝曰:“希宪病甚,犹虑及此耶?”其议遂止。诏征扬州名医王仲明视希宪疾,既至,希宪服其药,能杖而起,帝喜谓希宪曰:“卿得良医,疾向愈矣。”对曰:“医持善药以疗臣疾,苟能戒慎,则诚如圣谕;设或肆惰,良医何益。”盖以医讽谏也。
会议立门下省,帝曰:“侍中非希宪不可。”遣中使谕旨曰:“鞍马之任,不以劳卿,坐而论道,时至省中,事有必须执奏,肩舆以入可也。”希宪附奏曰:“臣疾何足恤。输忠效力,生平所愿。”皇太子亦遣人谕旨曰:“上命卿领门下省,无惮群小,吾为卿除之。”竟为阿合马所沮。
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不然,日就沉瑑,不可药矣。”戒其子曰:“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己,谓皋、夔、稷、契、伊、傅、周、召为不可及,是自弃也。天下事苟无牵制,三代可复也。”又曰:“汝读狄梁公传乎?梁公有大节,为不肖子所坠,汝辈宜慎之!”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有大星陨于正寝之旁,流光照地,久之方灭。是夕,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如故。
子六人:孚,佥辽阳等处行中书事;恪,台州路总管;恂,中书平章政事;忱,邵武路总管;恒,御史中丞;惇,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从弟希贤。
希贤字达甫,一名中都海牙。伯父布鲁海牙尝曰:“是儿刚果,当大吾家。”年二十余,与从兄希宪同侍世祖,出入禁中,小心慎密。至元初,北部王拘杀使者,世祖选使往谕之,廷臣推希贤。至则布上意,辞旨条畅,王悔谢,为设宴,赠貂裘一袭、白金一笏。还奏,帝喜,赐以御膳。寻进中议大夫、兵部尚书。左丞相伯颜伐宋,既渡江,至元十二年春,授希贤礼部尚书,佩金虎符,与工部侍郎严中范、秘书丞柴紫芝持国书使宋。三月丙戌,至广德军独松关,守关者不知为使,袭而杀之。张濡以为己功,受赏,知广德军。明年宋亡,获张濡杀之,诏遣使护希贤丧归,后复籍濡家赀付其家。希贤死时,年二十九。
<b>部分译文</b>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
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
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死刑,你以为如何?”安童回答说:“人各为其主,陛下刚平定大难,立即以个人恩怨而杀人,将何以使未归附者臣服。”世祖闻言大惊:“卿年少,为何说话如此老成,这话正合朕意。”因此对安童十分器重。
至元二年(1265)八月,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加供其赋税的民户至四千户。安童辞谢道:“今三方虽然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臣年少负此重任,恐四方会轻视朝廷。”太祖不禁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才说:“朕已考虑成熟,再没有别人有过于你的了。”是年冬,召许衡入中书省议事,衡托病推辞,安童立即亲到许衡在京下榻的馆驿去拜访,与许衡谈了很久,回来数日还念念不忘。三年,世祖告谕许衡:“安童尚幼,阅历不深,你要好好辅导。你有良策,可先奏与朕,朕再选择施行。”衡回禀道:“安童聪敏,有定见,对他讲古贤人的话,都能领会,臣不敢不尽心辅导。但怕有人从中离间,还怕外面强行把人安置于中书省内,如果这样,事情就不好办。臣入中书省时间不久,所见如此。”四年三月,安童奏“:内外官员须用老成人,应令儒臣姚枢入省议事。”世祖道:“此人虽然赋闲,还应好好奉养,可令他入省议事。”
五年,朝中有些大臣秘密商议要建立尚书省,而且以阿合马为首,奏请让安童位列三公。这件事令诸儒臣讨论。商挺首先表示异议,他说:“安童是国家的柱石,若为三公,在名义上是尊崇他,实际上是夺他的权,完全不可。”大家都以为然,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七年四月,安童奏道:“臣近来说过,‘尚书省、枢密院照常各奏其事,但大政方针,必须与臣等议定后再上奏。’皇上已批准这样做。今尚书省一切直接上奏,不与臣等商议,这似乎有违以前的规定。”世祖说“:莫不是阿合马见朕颇信任他,因此专权?不与卿商议,是不对的。”诏令按以前规定办事。
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议,近来因闹饥荒,盗贼横行,若不公开处决一二就不足以惩戒其他人。安童奏道“:强盗与窃贼都处以死刑,恐怕是不恰当的,凡处以死刑者,应该按原规上报待批。”皇帝采纳这个意见。
十年三月,安童奏请以玉册玉宝上皇后弘吉剌氏,以玉册金宝立燕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兼管枢密院事。十月,世祖谕安童和伯颜等:“近来史天泽、姚枢编纂一部新格,朕已亲自审阅过,是一部可行的法典,你们也应该一一留心参考,看有没有可增减一二者。”令各自讨论施行。当时,全国判死罪奏报待批的有五十人,安童奏明其中十三人是因斗殴杀人,不应判处死刑。于是诏准所奏这十三人免死,改为充军。十一年,安童奏报阿合马害国殃民数事;又奏报各部与大都路的官员大多是不称职,请予裁撤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世祖同意。
十二年七月,诏令安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官职随太子北平王去镇守边疆。安童在边疆十年,至二十一年三月才随北平王回到朝廷。太祖召见他并加慰劳。安童叩谢道:“臣奉使边疆,未能做出成绩,有损皇上圣德。”太祖把他留在寝殿,谈到四更才出来。十一月,复拜为中书右丞相,加金紫光禄大夫。二十二年,右丞卢世荣倒台,朝廷诏令安童将卢世荣所任用的人罢职,所行有害于民的事一律停办。
二十三年夏,中书省奏陈所拟漕运司诸官姓名。世祖说“: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自选择,其余卿等决定,这是你们的职责。”安童奏道“:近闻皇上意图依赖左右近臣为耳目。臣本无才,勉强担任现职,所作所为若有违法,听从举奏,罪之轻重,由陛下裁处。如今近侍臣僚乘机援引些不称职人,并说某人应居某官某职,将名单交付中书省执行。臣认为选任官吏本有一定制度,凡不符合制度者,臣不执行。但恐这些人在陛下前说我的不是,望陛下详察。”世祖说:“卿言正确,今后若再有像近臣那样徇情枉法者,拒不执行;有胡言乱语的,立即奏报。”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叛朝廷,世祖亲征讨平。有些受到牵连的宗室,命安童审问,大多数得以平反。这些得到平反的人,在安童退朝回府时,争相前去致谢,安童并不理会。有人向皇帝离间说:“诸王虽有罪,但都是皇室近亲,丞相虽然位尊,毕竟还是臣子,怎敢如此傲慢。”太祖沉吟了许久才说:“你们这些小人,怎能理解安童所为,他是故意傲慢以使他们改过。”这年,复立尚书省,安童恳切劝谏道“:臣无回天之力,不能阻止,只是恳求不要用桑哥,用贤者为相,还可能不至于害民误国。”世祖不听。安童见天下大权尽归尚书省,于至元二十五年多次辞职,朝廷不准。二十八年才罢去相位,仍旧管理宿卫事。
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病逝于京师乐安里,年四十六岁。世祖十分哀痛,诏令大臣监理丧事。大德七年(1303),赠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忠宪王。为之树碑,曰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
安童之子兀都带,器度宏远,世祖时任近卫军长官。对母亲十分孝敬。成宗即位,拜为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领太常寺事,常在宫廷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大德六年(1302)卒,终年三十一岁。至大二年(1309),赠输诚保德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忠简”子拜住,另有传。
廉希宪字善甫,布鲁海牙之子,自幼就身材魁伟,举止与一般儿童不同。十九岁时入王府侍奉皇弟世祖,深得世祖宠爱。希宪特别好读经史,手不释卷。有一天正读孟子,忽闻世祖召见,匆忙将书揣入怀中。世祖问孟子书中所言何事,希宪说讲的性善、义利、仁暴等。世祖嘉奖他有学问,称他为“廉孟子”于是知名于世。希宪还善射,有天在世祖面前力挽劲弓,三发三中,众人钦佩他“文武全材”
宪宗四年(1254)世祖以京兆为其封地,任希宪为京兆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族的封地分布于左右,境内羌戎杂居,号称难治之地。希宪探求人民疾苦原因,抑强扶弱。空闲时向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请教治世之道。并提请世祖用许衡来管理京兆学校,以教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并将儒士另立户籍。宪宗九年(1259),世祖渡江攻取鄂州,希宪率领儒生百余人拜伏于军门,呈请世祖在王师渡江以后“,凡军中所俘士人由官府出钱赎身,遣归原籍,以表示殿下广施恩典”世祖采纳了这个建议,因此被放还的儒士达五百余人。
宪宗崩,希宪力劝世祖立即还朝继承皇位,以安天下。世祖命希宪先去察看形势。希宪当即分析形势说:“刘太平、霍鲁海在关右,浑都海在六盘,征南诸军又散于秦、蜀一带。刘太平为人险诈,素来畏惧殿下,倘若他依恃关中险要地势,图谋不轨,将难以控制,最好派赵良弼去观察动静。”世祖言听计从。这时阿里不哥又发乱于北边,遣脱忽思进兵河朔。世祖命希宪赐膳给宗王塔察儿。希宪去后力劝塔察儿拥戴世祖即皇位,事成之后当委以重任。回来将这一切告诉世祖,世祖称赞他的智谋与果敢。
中统元年(1260)世祖回到开平,宗室诸王劝他早登皇位,希宪又以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来劝进,还说:“阿里不哥与殿下是同胞兄弟,多年镇守北方,也在图谋皇位,形势发展不可预料,最好早定大计。”世祖接受他们的拥戴,不再谦让,次日即位,建元中统。希宪还奏请放高丽王子亻典回国,遣使与宋议和,诏令南伐诸军北归。世祖一一听从。
赵良弼自关右还京,奏报刘太平、霍鲁海反叛朝廷的事实。这时朝廷把汉地分为十道,并京兆、四川为一道,任命希宪为宣抚使。太平、霍鲁海闻之,急忙赶至京兆图谋举兵。三日后希宪也到达京兆,宣布圣上旨意,并遣使安抚六盘浑都海。不久,断事官阔阔出派人告急,说浑都海已反,杀遣去使者朵罗台,派人联络其同党密里火者、乞台不花分别从成都、青居出兵支援,约刘太平、霍鲁海同时举事。希宪闻报,召僚属讨论对策,遣万户刘黑马、京兆治中高鹏霄、华州尹史广等,搜捕太平、霍鲁海及其党羽,尽行下狱。又派刘黑马诛杀密里火者,总帅汪惟正诛杀乞台不花。当时关中空虚,命汪惟良率秦、巩诸军进伐六盘,并解自身所佩虎符银印授与惟良说“:这是皇帝密旨,你放心去干,我已火速报告朝廷受你符印。”还给他银一万五千两以便论功行赏。令节制诸军蒙古官八春统领四川守边军士及留守兵丁虚张声势,以威吓六盘叛军。尽管世祖赦免叛逆的诏书送到,希宪却先绞死太平等于狱中,然后再接诏书,并且检讨其擅自停赦行刑、征调诸军及委任汪惟良为帅等罪。世祖说:“经所谓临机应变,就是像廉希宪这样。”赐他金虎符,使节制诸军,且允许诸事由他处置,毋固守常规而坐失时机。八春将响应浑都海的西川奥鲁官纽邻及其党羽五十余人捕获,送京兆请处斩。希宪却将他们宽释,使隶属八春,对幕僚说“:浑都海未能乘势东来,难保无他变。如今人心未稳,反复无常,叛军若见其长官被囚被杀,会别生二心,为害不小,不如宽释,使他们感恩效力。”果然人人感激,八春亦因此得精兵数千骑。
世祖委任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浑都海闻京兆有防御,便西渡黄河开往甘州,阿蓝答儿自和林领兵来与浑都海会合,两军合力进攻关中,关中守将失利。朝廷打算放弃西川,退守兴元,希宪极力劝止。亲王合丹及汪惟良、八春等合力大败叛军于西凉,俘虏了浑都海与阿蓝答儿,送京兆斩首示众。希宪因平叛有功进升平章政事。这时希宪年纪仅三十岁。
李王。。在山东谋反,事连王文统。平章赵壁素来忌妒希宪,上奏说:“王文统系张易、廉希宪引荐的。希宪得民心,又有商挺赵良弼为辅。”企图株连希宪。世祖说:“希宪自幼为朕效力,深知其心;挺、良弼均正人君子,有何忧虑。”四川降人费正寅与廉希宪有私怨,密告廉希宪见李王。。在山东谋反,也在关中修城治兵,有不忠之意。世祖不禁怀疑起来,命中书右丞南合去取代希宪行省职务。后来查明此系诬告,又召希宪还京师,拜中书平章政事。一日半夜忽召希宪入宫,谈及赵壁奏疏希宪引荐王文统的事时,希宪说“:臣曾对陛下说过,对王文统臣只闻其人,未识其人。”世祖说:“朕也还记得此事。”希宪在中书省整顿纲纪,裁减冗官,兴利除害,建立各项制度,国事井井有条。还建议革除原蒙古功臣子孙视部下为奴婢,视都邑官吏为皂隶僮仆的旧习俗,建立官吏的考核升黜制度。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总管全国财赋。其党徒相互攻击,中书省臣僚畏其权势,不敢追究。希宪查明其事,朝廷杖击阿合马,将其所揽政务分归有关机构处理。世祖谕希宪曰:“官吏目无法纪则必贪,民失业而逃亡,生产不好则政府财政匮乏,朝廷长期为此担扰。自卿为相,朕无此忧了。”希宪答谢说“:陛下如同尧舜而臣未能以皋陶、稷、契的为臣之道辅佐圣上治理国家,深感疚愧。今日国家只是稍有治理,还有许多事未能办到。”他极力劝谏世祖,切不可让宦官干政。
有人弹劾丞相史天泽,说他亲党满布天下,权威日盛,无法无天,不可控御。世祖诏令撤掉史天泽职务,听候审讯。希宪进言道:“天泽久为陛下效力,陛下深知其为人,故委以重任,他带兵理政,成绩卓著。陛下知人善任,才以他为相。今有小人说他的不是,陛下应细加考察,看是否真有肆意横行不遵法纪之事。今日陛下信任我,所以我才敢于这样说;如有一天有人弹劾我,是否也被怀疑。臣等在朝为官,陛下如此好疑,我们怎能自保。既罢天泽之职,亦当罢臣之职。”世祖听后许久才说:“卿暂退去,朕再想想。”次日,帝召希宪说:“我想过了,弹劾天泽却无证人。”这件事就如此了结。以后,有人诬告四川帅钦察,世祖在未查明真象前就令中书速遣使去处决钦察,希宪再次劝谏弄清事实再做处理。经查实钦察无罪,幸得免死。希宪每次向皇帝奏议国家大事,总是言词激切。世祖说:“卿在王府为我效力时,有许多事还让我几分,如今我为天子,为何反而不听从了呢?”希宪回答说“:王府事轻,天下事重,若对陛下随声附和,天下将受其害,非臣不知自爱。”
朝廷刚举行封赠国师礼之后,世祖命希宪受戒,希宪拜谢说:“臣已受孔子戒了。”帝问“:孔子也有戒?”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这就是孔子之戒。”
至元五年(1268)始设置御史台,继设各道提刑按察司。当时阿合马总揽财政,质问希宪:“政务由诸路办理,钱谷之事交付转运司,今设御史台、提刑司牵制,叫他们如何办事?”希宪回答说:“立御史台和按察司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其职责是内劾奸邪,外察越轨行为,考察民间疾苦。其于国政有益则莫大于此。若不设台察,上下专横,恣意贪暴,国事能有成就吗?”阿合马哑口无言。七年,希宪患病,帝派遣医生三人诊视,医生说须用砂糖做药引,家人到处寻求,阿合马送去二斤,希宪拒收,还说道“:即使此物果能治好病,我也绝不靠奸人的赠送来救自己的命。”世祖闻之,遣人送去砂糖。
至元十一年任命希宪为北京省平章政事。十二年帝急召希宪回京,命他抚治荆南,并有授三品以下官职之权。希宪带病赴任,右丞阿里海牙率领属官于江陵迎接,荆人大为惊骇。希宪到任后立即下令严禁剽劫,通商贩,兴利除害,兵民安居乐业。希宪还收留宋朝故宣抚、制置二司幕僚中能干事者二十余人,因材任用。这些人赠他珍宝玩物,希宪拒绝,并告诫说:“你们是宋朝故官,若任用你们,当念我朝圣恩,尽力报效。今你们送我这些东西,我取之不义,若是官物,收受如同盗窃,若系取之于民,那就是犯罪,你们应当慎重。”下令:对被俘军民,杀者以杀平民论罪;俘虏患病而被抛弃者,许人收养,病愈后原主人不能再据为己有;凡买卖妻室儿女者,判以重罪,所卖之钱官府没收。决开江陵护城河放水,得良田数万亩,分给贫民耕种。开沙市粮仓,以粟米二十万斛赈济公安县饥民。大兴学校,选任教官,购置经书,并亲自到课堂勉励诸生努力学习。希宪在荆南的政绩,影响深远,西南民族及思、播二州之田、杨两姓,还有宋重庆制置赵定应等,都来请降。江陵人说:“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不仅人蒙德化,连昆虫草木都得其恩惠。”十四年,希宪因病久治不愈,召还京都,江陵人民哭泣挽留。走后,江陵人画像建祠,以为纪念。五月希宪还至上都,两袖清风,随身之物只有琴、书而已。
希宪还京后,世祖诏征扬州名医王仲明为他诊视,病稍愈,能扶杖而起。太祖大喜说:“卿得良医,故病渐愈。”希宪说“:医生用良药为臣治病,若臣能自己小心谨慎,就会痊愈,但若臣自己懈怠不堪,虽良医亦无益。”这是借此事来谏劝皇帝。朝廷设立门下省,世祖意欲让希宪来主持门下省事,结果却为阿合马所阻。十六年春希宪复受命领中书事,但病情日重,皇太子来探望,并问为政之道,希宪说:“皇帝治国最重要的是用人得当,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今病势加剧,听天由命而已,而十分担心的是当前大奸专政,小人附和,误国害民,这才是国之大病,希望殿下力劝皇上屏除奸臣,否则国病日重,无可救药。”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希宪病逝,年五十。大德八年(1304),赠清忠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后又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仍谥“文正”
,今希宪能令数千百里外越境纳土,其治化可见也。”关吏得江陵人私书,不敢发,上之,枢密臣发之帝前,其中有曰:“归附之初,人不聊生。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岂惟人渐德化,昆虫草木,咸被泽矣。”帝曰:“希宪不嗜杀人,故能尔也。”
希宪疾久不愈,十四年春,近臣董文忠言:“江陵湿热,如希宪病何?”即召希宪还,江陵民号泣遮道留之不得,相与画像建祠。希宪还,囊橐萧然,琴书自随而已。帝知其贫,特赐白金五千两、钞万贯。五月,至上都,太常卿田忠良来问疾,希宪谓曰:“上都圣上龙飞之地,天下视为根本。近闻龙冈遗火,延烧民居,此常事耳,慎勿令妄谈地理者惑动上意。”未几,果有数辈以徙置都邑事奏,枢密副使张易、中书左丞张文谦与廷辨,力言不可,帝不悦。明日,召忠良质其事,忠良以希宪语对,帝曰:“希宪病甚,犹虑及此耶?”其议遂止。诏征扬州名医王仲明视希宪疾,既至,希宪服其药,能杖而起,帝喜谓希宪曰:“卿得良医,疾向愈矣。”对曰:“医持善药以疗臣疾,苟能戒慎,则诚如圣谕;设或肆惰,良医何益。”盖以医讽谏也。
会议立门下省,帝曰:“侍中非希宪不可。”遣中使谕旨曰:“鞍马之任,不以劳卿,坐而论道,时至省中,事有必须执奏,肩舆以入可也。”希宪附奏曰:“臣疾何足恤。输忠效力,生平所愿。”皇太子亦遣人谕旨曰:“上命卿领门下省,无惮群小,吾为卿除之。”竟为阿合马所沮。
十六年春,赐钞万贯,诏复入中书,希宪称疾笃。皇太子遣侍臣问疾,因问治道,希宪曰:“君天下在用人,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病虽剧,委之于天。所甚忧者,大奸专政,群小阿附,误国害民,病之大者。殿下宜开圣意,急为屏除,不然,日就沉瑑,不可药矣。”戒其子曰:“丈夫见义勇为,祸福无预于己,谓皋、夔、稷、契、伊、傅、周、召为不可及,是自弃也。天下事苟无牵制,三代可复也。”又曰:“汝读狄梁公传乎?梁公有大节,为不肖子所坠,汝辈宜慎之!”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夜,有大星陨于正寝之旁,流光照地,久之方灭。是夕,希宪卒,年五十。大德八年,赠忠清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谥如故。
子六人:孚,佥辽阳等处行中书事;恪,台州路总管;恂,中书平章政事;忱,邵武路总管;恒,御史中丞;惇,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从弟希贤。
希贤字达甫,一名中都海牙。伯父布鲁海牙尝曰:“是儿刚果,当大吾家。”年二十余,与从兄希宪同侍世祖,出入禁中,小心慎密。至元初,北部王拘杀使者,世祖选使往谕之,廷臣推希贤。至则布上意,辞旨条畅,王悔谢,为设宴,赠貂裘一袭、白金一笏。还奏,帝喜,赐以御膳。寻进中议大夫、兵部尚书。左丞相伯颜伐宋,既渡江,至元十二年春,授希贤礼部尚书,佩金虎符,与工部侍郎严中范、秘书丞柴紫芝持国书使宋。三月丙戌,至广德军独松关,守关者不知为使,袭而杀之。张濡以为己功,受赏,知广德军。明年宋亡,获张濡杀之,诏遣使护希贤丧归,后复籍濡家赀付其家。希贤死时,年二十九。
<b>部分译文</b>
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之长子。
中统初年(1260),世祖追录元勋时,召安童入宫掌管宿卫军,这时才十三岁,而爵位在百官之上。母姓弘吉剌氏,世祖昭睿皇后之姊。
中统四年,朝廷将惩处阿里不哥党徒千余人,太祖问安童:“朕欲把他们处以死刑,你以为如何?”安童回答说:“人各为其主,陛下刚平定大难,立即以个人恩怨而杀人,将何以使未归附者臣服。”世祖闻言大惊:“卿年少,为何说话如此老成,这话正合朕意。”因此对安童十分器重。
至元二年(1265)八月,拜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增加供其赋税的民户至四千户。安童辞谢道:“今三方虽然平定,但江南尚未归附,臣年少负此重任,恐四方会轻视朝廷。”太祖不禁有些激动,过了一会儿才说:“朕已考虑成熟,再没有别人有过于你的了。”是年冬,召许衡入中书省议事,衡托病推辞,安童立即亲到许衡在京下榻的馆驿去拜访,与许衡谈了很久,回来数日还念念不忘。三年,世祖告谕许衡:“安童尚幼,阅历不深,你要好好辅导。你有良策,可先奏与朕,朕再选择施行。”衡回禀道:“安童聪敏,有定见,对他讲古贤人的话,都能领会,臣不敢不尽心辅导。但怕有人从中离间,还怕外面强行把人安置于中书省内,如果这样,事情就不好办。臣入中书省时间不久,所见如此。”四年三月,安童奏“:内外官员须用老成人,应令儒臣姚枢入省议事。”世祖道:“此人虽然赋闲,还应好好奉养,可令他入省议事。”
五年,朝中有些大臣秘密商议要建立尚书省,而且以阿合马为首,奏请让安童位列三公。这件事令诸儒臣讨论。商挺首先表示异议,他说:“安童是国家的柱石,若为三公,在名义上是尊崇他,实际上是夺他的权,完全不可。”大家都以为然,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七年四月,安童奏道:“臣近来说过,‘尚书省、枢密院照常各奏其事,但大政方针,必须与臣等议定后再上奏。’皇上已批准这样做。今尚书省一切直接上奏,不与臣等商议,这似乎有违以前的规定。”世祖说“:莫不是阿合马见朕颇信任他,因此专权?不与卿商议,是不对的。”诏令按以前规定办事。
八年,陕西省臣也速迭儿建议,近来因闹饥荒,盗贼横行,若不公开处决一二就不足以惩戒其他人。安童奏道“:强盗与窃贼都处以死刑,恐怕是不恰当的,凡处以死刑者,应该按原规上报待批。”皇帝采纳这个意见。
十年三月,安童奏请以玉册玉宝上皇后弘吉剌氏,以玉册金宝立燕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兼管枢密院事。十月,世祖谕安童和伯颜等:“近来史天泽、姚枢编纂一部新格,朕已亲自审阅过,是一部可行的法典,你们也应该一一留心参考,看有没有可增减一二者。”令各自讨论施行。当时,全国判死罪奏报待批的有五十人,安童奏明其中十三人是因斗殴杀人,不应判处死刑。于是诏准所奏这十三人免死,改为充军。十一年,安童奏报阿合马害国殃民数事;又奏报各部与大都路的官员大多是不称职,请予裁撤那些不称职的官员,世祖同意。
十二年七月,诏令安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官职随太子北平王去镇守边疆。安童在边疆十年,至二十一年三月才随北平王回到朝廷。太祖召见他并加慰劳。安童叩谢道:“臣奉使边疆,未能做出成绩,有损皇上圣德。”太祖把他留在寝殿,谈到四更才出来。十一月,复拜为中书右丞相,加金紫光禄大夫。二十二年,右丞卢世荣倒台,朝廷诏令安童将卢世荣所任用的人罢职,所行有害于民的事一律停办。
二十三年夏,中书省奏陈所拟漕运司诸官姓名。世祖说“: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自选择,其余卿等决定,这是你们的职责。”安童奏道“:近闻皇上意图依赖左右近臣为耳目。臣本无才,勉强担任现职,所作所为若有违法,听从举奏,罪之轻重,由陛下裁处。如今近侍臣僚乘机援引些不称职人,并说某人应居某官某职,将名单交付中书省执行。臣认为选任官吏本有一定制度,凡不符合制度者,臣不执行。但恐这些人在陛下前说我的不是,望陛下详察。”世祖说:“卿言正确,今后若再有像近臣那样徇情枉法者,拒不执行;有胡言乱语的,立即奏报。”
二十四年,宗王乃颜反叛朝廷,世祖亲征讨平。有些受到牵连的宗室,命安童审问,大多数得以平反。这些得到平反的人,在安童退朝回府时,争相前去致谢,安童并不理会。有人向皇帝离间说:“诸王虽有罪,但都是皇室近亲,丞相虽然位尊,毕竟还是臣子,怎敢如此傲慢。”太祖沉吟了许久才说:“你们这些小人,怎能理解安童所为,他是故意傲慢以使他们改过。”这年,复立尚书省,安童恳切劝谏道“:臣无回天之力,不能阻止,只是恳求不要用桑哥,用贤者为相,还可能不至于害民误国。”世祖不听。安童见天下大权尽归尚书省,于至元二十五年多次辞职,朝廷不准。二十八年才罢去相位,仍旧管理宿卫事。
至元三十年(1293)正月,病逝于京师乐安里,年四十六岁。世祖十分哀痛,诏令大臣监理丧事。大德七年(1303),赠推忠同德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忠宪王。为之树碑,曰开国元勋命世大臣之碑。
安童之子兀都带,器度宏远,世祖时任近卫军长官。对母亲十分孝敬。成宗即位,拜为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领太常寺事,常在宫廷参与大政方针的制定。大德六年(1302)卒,终年三十一岁。至大二年(1309),赠输诚保德翊卫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东平王,谥“忠简”子拜住,另有传。
廉希宪字善甫,布鲁海牙之子,自幼就身材魁伟,举止与一般儿童不同。十九岁时入王府侍奉皇弟世祖,深得世祖宠爱。希宪特别好读经史,手不释卷。有一天正读孟子,忽闻世祖召见,匆忙将书揣入怀中。世祖问孟子书中所言何事,希宪说讲的性善、义利、仁暴等。世祖嘉奖他有学问,称他为“廉孟子”于是知名于世。希宪还善射,有天在世祖面前力挽劲弓,三发三中,众人钦佩他“文武全材”
宪宗四年(1254)世祖以京兆为其封地,任希宪为京兆宣抚使。京兆控制陇蜀,诸王族的封地分布于左右,境内羌戎杂居,号称难治之地。希宪探求人民疾苦原因,抑强扶弱。空闲时向名儒如许衡、姚枢等人请教治世之道。并提请世祖用许衡来管理京兆学校,以教育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并将儒士另立户籍。宪宗九年(1259),世祖渡江攻取鄂州,希宪率领儒生百余人拜伏于军门,呈请世祖在王师渡江以后“,凡军中所俘士人由官府出钱赎身,遣归原籍,以表示殿下广施恩典”世祖采纳了这个建议,因此被放还的儒士达五百余人。
宪宗崩,希宪力劝世祖立即还朝继承皇位,以安天下。世祖命希宪先去察看形势。希宪当即分析形势说:“刘太平、霍鲁海在关右,浑都海在六盘,征南诸军又散于秦、蜀一带。刘太平为人险诈,素来畏惧殿下,倘若他依恃关中险要地势,图谋不轨,将难以控制,最好派赵良弼去观察动静。”世祖言听计从。这时阿里不哥又发乱于北边,遣脱忽思进兵河朔。世祖命希宪赐膳给宗王塔察儿。希宪去后力劝塔察儿拥戴世祖即皇位,事成之后当委以重任。回来将这一切告诉世祖,世祖称赞他的智谋与果敢。
中统元年(1260)世祖回到开平,宗室诸王劝他早登皇位,希宪又以天命所归人心所向来劝进,还说:“阿里不哥与殿下是同胞兄弟,多年镇守北方,也在图谋皇位,形势发展不可预料,最好早定大计。”世祖接受他们的拥戴,不再谦让,次日即位,建元中统。希宪还奏请放高丽王子亻典回国,遣使与宋议和,诏令南伐诸军北归。世祖一一听从。
赵良弼自关右还京,奏报刘太平、霍鲁海反叛朝廷的事实。这时朝廷把汉地分为十道,并京兆、四川为一道,任命希宪为宣抚使。太平、霍鲁海闻之,急忙赶至京兆图谋举兵。三日后希宪也到达京兆,宣布圣上旨意,并遣使安抚六盘浑都海。不久,断事官阔阔出派人告急,说浑都海已反,杀遣去使者朵罗台,派人联络其同党密里火者、乞台不花分别从成都、青居出兵支援,约刘太平、霍鲁海同时举事。希宪闻报,召僚属讨论对策,遣万户刘黑马、京兆治中高鹏霄、华州尹史广等,搜捕太平、霍鲁海及其党羽,尽行下狱。又派刘黑马诛杀密里火者,总帅汪惟正诛杀乞台不花。当时关中空虚,命汪惟良率秦、巩诸军进伐六盘,并解自身所佩虎符银印授与惟良说“:这是皇帝密旨,你放心去干,我已火速报告朝廷受你符印。”还给他银一万五千两以便论功行赏。令节制诸军蒙古官八春统领四川守边军士及留守兵丁虚张声势,以威吓六盘叛军。尽管世祖赦免叛逆的诏书送到,希宪却先绞死太平等于狱中,然后再接诏书,并且检讨其擅自停赦行刑、征调诸军及委任汪惟良为帅等罪。世祖说:“经所谓临机应变,就是像廉希宪这样。”赐他金虎符,使节制诸军,且允许诸事由他处置,毋固守常规而坐失时机。八春将响应浑都海的西川奥鲁官纽邻及其党羽五十余人捕获,送京兆请处斩。希宪却将他们宽释,使隶属八春,对幕僚说“:浑都海未能乘势东来,难保无他变。如今人心未稳,反复无常,叛军若见其长官被囚被杀,会别生二心,为害不小,不如宽释,使他们感恩效力。”果然人人感激,八春亦因此得精兵数千骑。
世祖委任希宪为中书右丞,行秦蜀省事。浑都海闻京兆有防御,便西渡黄河开往甘州,阿蓝答儿自和林领兵来与浑都海会合,两军合力进攻关中,关中守将失利。朝廷打算放弃西川,退守兴元,希宪极力劝止。亲王合丹及汪惟良、八春等合力大败叛军于西凉,俘虏了浑都海与阿蓝答儿,送京兆斩首示众。希宪因平叛有功进升平章政事。这时希宪年纪仅三十岁。
李王。。在山东谋反,事连王文统。平章赵壁素来忌妒希宪,上奏说:“王文统系张易、廉希宪引荐的。希宪得民心,又有商挺赵良弼为辅。”企图株连希宪。世祖说:“希宪自幼为朕效力,深知其心;挺、良弼均正人君子,有何忧虑。”四川降人费正寅与廉希宪有私怨,密告廉希宪见李王。。在山东谋反,也在关中修城治兵,有不忠之意。世祖不禁怀疑起来,命中书右丞南合去取代希宪行省职务。后来查明此系诬告,又召希宪还京师,拜中书平章政事。一日半夜忽召希宪入宫,谈及赵壁奏疏希宪引荐王文统的事时,希宪说“:臣曾对陛下说过,对王文统臣只闻其人,未识其人。”世祖说:“朕也还记得此事。”希宪在中书省整顿纲纪,裁减冗官,兴利除害,建立各项制度,国事井井有条。还建议革除原蒙古功臣子孙视部下为奴婢,视都邑官吏为皂隶僮仆的旧习俗,建立官吏的考核升黜制度。奸臣阿合马领左右部,总管全国财赋。其党徒相互攻击,中书省臣僚畏其权势,不敢追究。希宪查明其事,朝廷杖击阿合马,将其所揽政务分归有关机构处理。世祖谕希宪曰:“官吏目无法纪则必贪,民失业而逃亡,生产不好则政府财政匮乏,朝廷长期为此担扰。自卿为相,朕无此忧了。”希宪答谢说“:陛下如同尧舜而臣未能以皋陶、稷、契的为臣之道辅佐圣上治理国家,深感疚愧。今日国家只是稍有治理,还有许多事未能办到。”他极力劝谏世祖,切不可让宦官干政。
有人弹劾丞相史天泽,说他亲党满布天下,权威日盛,无法无天,不可控御。世祖诏令撤掉史天泽职务,听候审讯。希宪进言道:“天泽久为陛下效力,陛下深知其为人,故委以重任,他带兵理政,成绩卓著。陛下知人善任,才以他为相。今有小人说他的不是,陛下应细加考察,看是否真有肆意横行不遵法纪之事。今日陛下信任我,所以我才敢于这样说;如有一天有人弹劾我,是否也被怀疑。臣等在朝为官,陛下如此好疑,我们怎能自保。既罢天泽之职,亦当罢臣之职。”世祖听后许久才说:“卿暂退去,朕再想想。”次日,帝召希宪说:“我想过了,弹劾天泽却无证人。”这件事就如此了结。以后,有人诬告四川帅钦察,世祖在未查明真象前就令中书速遣使去处决钦察,希宪再次劝谏弄清事实再做处理。经查实钦察无罪,幸得免死。希宪每次向皇帝奏议国家大事,总是言词激切。世祖说:“卿在王府为我效力时,有许多事还让我几分,如今我为天子,为何反而不听从了呢?”希宪回答说“:王府事轻,天下事重,若对陛下随声附和,天下将受其害,非臣不知自爱。”
朝廷刚举行封赠国师礼之后,世祖命希宪受戒,希宪拜谢说:“臣已受孔子戒了。”帝问“:孔子也有戒?”对曰“:为臣当忠,为子当孝,这就是孔子之戒。”
至元五年(1268)始设置御史台,继设各道提刑按察司。当时阿合马总揽财政,质问希宪:“政务由诸路办理,钱谷之事交付转运司,今设御史台、提刑司牵制,叫他们如何办事?”希宪回答说:“立御史台和按察司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其职责是内劾奸邪,外察越轨行为,考察民间疾苦。其于国政有益则莫大于此。若不设台察,上下专横,恣意贪暴,国事能有成就吗?”阿合马哑口无言。七年,希宪患病,帝派遣医生三人诊视,医生说须用砂糖做药引,家人到处寻求,阿合马送去二斤,希宪拒收,还说道“:即使此物果能治好病,我也绝不靠奸人的赠送来救自己的命。”世祖闻之,遣人送去砂糖。
至元十一年任命希宪为北京省平章政事。十二年帝急召希宪回京,命他抚治荆南,并有授三品以下官职之权。希宪带病赴任,右丞阿里海牙率领属官于江陵迎接,荆人大为惊骇。希宪到任后立即下令严禁剽劫,通商贩,兴利除害,兵民安居乐业。希宪还收留宋朝故宣抚、制置二司幕僚中能干事者二十余人,因材任用。这些人赠他珍宝玩物,希宪拒绝,并告诫说:“你们是宋朝故官,若任用你们,当念我朝圣恩,尽力报效。今你们送我这些东西,我取之不义,若是官物,收受如同盗窃,若系取之于民,那就是犯罪,你们应当慎重。”下令:对被俘军民,杀者以杀平民论罪;俘虏患病而被抛弃者,许人收养,病愈后原主人不能再据为己有;凡买卖妻室儿女者,判以重罪,所卖之钱官府没收。决开江陵护城河放水,得良田数万亩,分给贫民耕种。开沙市粮仓,以粟米二十万斛赈济公安县饥民。大兴学校,选任教官,购置经书,并亲自到课堂勉励诸生努力学习。希宪在荆南的政绩,影响深远,西南民族及思、播二州之田、杨两姓,还有宋重庆制置赵定应等,都来请降。江陵人说:“皇帝遣廉相出镇荆南,不仅人蒙德化,连昆虫草木都得其恩惠。”十四年,希宪因病久治不愈,召还京都,江陵人民哭泣挽留。走后,江陵人画像建祠,以为纪念。五月希宪还至上都,两袖清风,随身之物只有琴、书而已。
希宪还京后,世祖诏征扬州名医王仲明为他诊视,病稍愈,能扶杖而起。太祖大喜说:“卿得良医,故病渐愈。”希宪说“:医生用良药为臣治病,若臣能自己小心谨慎,就会痊愈,但若臣自己懈怠不堪,虽良医亦无益。”这是借此事来谏劝皇帝。朝廷设立门下省,世祖意欲让希宪来主持门下省事,结果却为阿合马所阻。十六年春希宪复受命领中书事,但病情日重,皇太子来探望,并问为政之道,希宪说:“皇帝治国最重要的是用人得当,用君子则治,用小人则乱。臣今病势加剧,听天由命而已,而十分担心的是当前大奸专政,小人附和,误国害民,这才是国之大病,希望殿下力劝皇上屏除奸臣,否则国病日重,无可救药。”
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夜,希宪病逝,年五十。大德八年(1304),赠清忠粹德功臣、太傅、开府仪同三司,追封魏国公,谥“文正”后又加赠推忠佐理翊运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恒阳王,仍谥“文正”